学术英文逻辑结构读本 1
(2012-09-03 08:49:32)
标签:
杂谈 |
学术英文逻辑结构读本 1
陈虎平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原文,读者可自己先读一遍,测试自己的速度,想想自己理解的重点,然后与我们提供的重点词汇对照,第二部分我们对每个句子给出详细的逻辑结构分析。文章不容易读,要耗费很多脑细胞的。脑细胞是用来消耗的吗?是的。
原文试读 60’’-80’’
Many critics of Emily Bronte’s novel
按照自然习惯,许多人会关注和记住如下的黑体字:
Many critics of
这种自然阅读法其实是随机总结,关注生词、专业词汇,随机选择自己觉得敏感的词汇。这种方法,其实没有章法,每个人读可能感觉不同,因为词汇量和专业知识程度有差别,一个人不同时候去读,也许居然也有不同感觉,所谓常读常新,好像很努力,好像有进步,但其实,如果每次读的感觉都不同,而一篇学术文章又只有唯一的一个逻辑路线,所以,这说明没有哪次读懂过,如果读懂在这里指的是把逻辑线索弄清楚的话。
我们这里通过这篇文章来示范的结构阅读,是按照逻辑而非敏感词汇来提取重点信息。在结构阅读的方法下,我们也许会得到以下黑体作为重点:
Many
这是如何做到的?我们下面依次分析每个句子来说明。每个句子都至少会分析【主干】、【功能】、【重点】等三个层面。其中,主干是指句子的主谓宾,多数情况下,句子的核心在其主干,抓住主谓宾是非常重要的。这么简单的思维,为什么会被人忘记呢?因为,修饰的内容往往太有吸引力,让人的注意力发散。功能是指句子在上下文中的作用,尤其它与前面句子的逻辑关系。通过句子的功能作用分析,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地位,以此来决定取舍。重点是指句子里哪些内容是重要的,在读的时候需要尽量掌握。通常,句子的重点都在主干,但也有一些其他的情况。除了结构与主干上的重点,有时句子还包含一些考点,需要看句子的时候注意。最后,有些句子较长或较难,还会附有【译文】,但翻译对于句子和文章的理解,既非必要,也非充分条件,其作用是有限的,如果以为翻译完了自己就理解了,那么,它甚至是有害的,因为它让我们偏离真正重要的目标。
1句:
【主干】句子抓主干,主干即主谓宾,本句主干为critics see its second part as a counterpoint。修饰的that从句、以及该从句内嵌套的where从句,修饰从句皆次要,可略读,略读的意思是,看过,但不必记忆其中内容,有语法成分不清楚,不必深究;有单词不认识,不必想它曾在单词书的哪一页。
【功能】看到首句,考虑TW是什么,kw是什么?TW=Topic
Words,在内容上,是一个被评价、被判断、被讨论的对象,一篇文章往往只有唯一的一个主题词,而kw= key
words,被狭义的界定为一个观点或理论或假说的核心,一篇3-4段的文章往往有2-3个kw,而一个段落则通常有1-2个kw,我们将会看到,本段就有2个kw。在语言上,tw往往为一个名词短语,kw则是对该对象所做的判断。在首句和转折句中,多数时候,主语如为tw,则宾语为kw;主语如为kw,则宾语为tw,即SVO,
【重点】首句重点为主谓宾,critics of
B’s
【译文】许多研究EB的小说WH的批评家把该小说的第二部分看作是一个对应点,它即便没有逆转第一部分,也在评论第一部分,而在第一部分,浪漫主义解读得到了更多的确证。[注:这段翻译对理解本句核心的作用,是否比把握主干的做法更大?其实译文的重要性不大。总有一天,要直接看英文,不借助中文翻译的拐杖。什么时候开始呢?现在就开始吧!强迫自己从结构和逻辑的角度,去寻找重点,而不是偷懒式的从英文译出中文而已。]
2句:
【主干】句子抓主干,主语是现在分词结构,seeing X as Y,X是判断的对象,Y是判断的内容,重点在as之后的判断,whole,谓语动词为encouraged by,宾语为structure。逗号之后的分词结构,revealed in its complex use of narrators and time shifts,是纯修饰,无让步无对比,是次要内容。
【功能】首句论点之后的句子是:i) 证据、ii) 让步转折句、或iii) 转折否定句或新的观点句。本句有is encouraged by,相对于is supported by,而support为顺承证据。故本句内容不太重要。从意义上看,需注意宾语中的sophisticated structure,这是新的细节,但从逻辑上看,论据重现论点核心,这句无非是上句内容的再现而已。
【重点】论据重点为论点核心对应词,whole。而且,按照论据与论点核心等价的原则,我们推出,whole = counterpoint。这种等价关系令人惊讶!一个是整体whole,一个是相反点counterpoint,两个单词的意思似乎绝然相反,但在第1句与第2句的逻辑关系的约束下,它们却必须是等价的!相信逻辑,还是相信自己对单词的理解?逻辑判断优先于单词理解。Counterpoint到底是什么含义?查Merriam-Webster词典,我们发现,它虽然在字面上表示相反(counter-)点(point),但其实际含义是,位置相反但结构或功能相似、互补、统一(similarity, complement, unity)。这里,whole = counterpoint,通过传统的自然阅读习惯无法发现,只能通过逻辑关系来断定。这是结构阅读法胜出自然阅读法的例证。
3句:
【主干】本句有Granted …, … 让步转折结构,Granted为肯定语气,肯定通常为让步,主句为转折,转折>让步,在转折的小句子中找主干,their presence encourage …attempts to unify,宾语attempts太宽泛,因此找出不定式to unify结构中的中心动词作为主干的重点。
【功能】让步转折,限制观点。让步句承认一个并不支持、但也不反对前文观点(kw)的事实或替代论点,转折句说这个不利事实或对立论点,并不推翻和动摇前文观点(kw)。其中转折内容,可看作支持前文观点的一部分。因此,相对于论点,让步找相反,转折找相似,也就是说,让步内容与前面的kw相反,转折内容则与前面的kw相同。于是,unify = counterpoint。另外,顺承各句,同义重复或逻辑等价,而第3句的让步转折与第2句是顺承关系。于是,本句的unify一词也可以被认为是与上一句的whole相等:unify = whole。
【重点】从功能结构上,本句有让步转折,抓住转折内容,their presence encourage …
unify,其中unify最重要;同时,也可注意让步与转折的内容对立:not argue for ...
construction
【译文】即使这些要素存在,并不支持我们认为,作者对小说构造的意识可以与H.J.的意识相媲美,但是,它们的存在,的确鼓励我们把尝试该小说的异质部分统一起来。[注:看完中文译文,并不一定知道内容的重点是什么。因此,译文对于掌握句子重点,并非必需。]
4句
【主干】本句主干为any interpretation … to unify is … unconvincing,可简化为unify … unconvincing。主语为any interpretation,过于宽泛,要找出它之后的that从句的主谓宾作为核心,that seeks to unify … diverse elements,连续动词v1 to v2,最后动词为核心,因为它紧跟宾语,决定动作的主要内容,故重点为unify,从句的宾语diverse elements不太重要。主句的谓语动词为is bound to be,注定、一定的意思,无实际含义,不作为重点,宾语(谓语动词右侧皆为广义宾语)为unconvincing,不具有说服力的,态度重要,或负评价词重要。
【功能】段中转折句,读如首句。本句引出对前文多数人观点的负评价。老观点说unify,本句反驳说unify的说法不令人信服。通常,负评价句有4个要素:i)转折关联词 ii)被否定观点的核心词或指示词 iii)负评价词 iv)被否定观点不能解释的关于主题的一部分。
如下表:
负评价四要素 |
i. 转折关联词 |
ii. 被否定观点 |
iii. 负评价词 |
iv. 未能解释部分 |
表示符号 |
However, but, yet |
KW |
AW |
TW* |
本句对应词汇 |
However |
unify |
unconvincing |
the novel’s elements |
另外,该反驳句已经暗示新观点是not
unify。新老观点,相互对立,KWo
【重点】主谓宾为重点,但主语interpretation太宽泛,故选择其that从句中的unify作为主语重点的替代,于是重点为unify is unconvincing。
5句
【主干】本句有not…but…否定肯定,句内对比,重点在but because,这一从句的主干为WH has recalcitrant elements,recalcitrant这个词汇较难。
【功能】新观点的论据。本句否定一种原因,肯定另一种原因。按照论据重现论点核心原则,可以推出,该句作为新观点的证据,其主要内容recalcitrant elements,重现第4句新观点not unify的核心,即recalcitrant = not unify。这样,借助总分的逻辑关系,从已知推出未知单词的意思。另外,but because从句的主干也被that从句所修饰,修饰的从句(CP= clause phrase = that/which/where VO)可以看作小证据,而被修饰的名词结构(NP=noun phrase)则可看作小论点,将论据重现论点核心的原则,延伸到句子之内,于是可得一个新的原则,修饰重现名词核心,以公式可记为:NP = CP (VO),再简化为 NP = VO,在这里,NP为总,VO为分。在本句中,NP是recalcitrant elements,that从句中的VO结构为resist inclusion,于是,借助总分的逻辑关系,也可以推出,recalcitrant = resist inclusion。这样,借助论点与论据、主干与修饰这两层总分关系,我们都可以得出生词recalcitrant的意思。字典和翻译是绝对必需的吗?不一定。
【重点】否定肯定,肯定>否定。肯定句的重点是主干即主谓宾,WH has recalcitrant
elements。如果一开始不认识recalcitrant,则可以将它后面的that从句的词汇作为重点,于是提取的焦点可调整为:WH
has elements … resist
inclusion。此外,本句的否定肯定,暗示对比,因此也可以找一对反义词,对比找反义,反义在宾语,在not because和but
because的两个句子中找宾语,于是得到,stiffen
【译文】这不是因为,这样一种解读必然会僵化成为一个论点(虽然在解读这部或任何一部小说时,僵化始终是一种危险),而是因为,WH具有一些无可否认的顽固要素,这些要素最终抵制被包含在一个囊括一切的解读当中。[recalcitrant:顽固的、不服从的,re-=again, calc=kick,recalcitrant = defiant, resistant, unruly。]
6句
【主干】本句是极短的简单句,主干为WH shares a feature of H。其中share表相同的比较,于是本句可以记为WH=H。
【功能】证据。末句有四种可能:i) 顺承证据,ii) 结论,iii) 让步转折 iv) 延伸论述。本句为正常证据。按照证据重现论点核心原则,我们可以认为,Hamlet = not unify。这时,纯靠逻辑无法理解,需要加入一点点文学常识,关于哈姆雷特,有个说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伟大的著作,有很多的解读可能性,当然是不太容易给个解释,一统天下,像中学语文文章的主题思想总结那样。
【重点】重点即为主谓宾,动词本身又是比较,故可记为WH=H。
我们自然阅读法与结构阅读法的词汇选择列表如下:
结构阅读法
结构重点 / 考点预期 |
1 counterpoint,
|
4 not unify |
论据1 |
2 whole |
5 recalcitrant, resist inclusion |
论据2 |
3 unify, B<J |
6 |
vs. 自然阅读法
生词 专业内容 |
1 Emily Bronte, Wuthering Heights counterpoint, if not reverse |
4 bound to be |
|
2 narrators, time shifts |
5 stiffen,
recalcitrant, all-encompassing
|
|
3 Henry James |
6 |
如果把所有句子用符号表示,则这篇文章的6个句子可以记为:
KWo. a. ~b, b. aw-/KWn. x. y.
(其中,KWo=old view, KWn = new view,aw = attitude words,aw-表示负评价,a, b, x, y代表各个观点的证据,~b, b表示第3句中出现的让步转折结构。)
(陈虎平:逻辑结构读本之一。我们欢迎关于此文的任何意见、建议或评论。联系方式:新浪微博weibo.com/chenhuping;人人网http://page.renren.com/60114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