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蒋勋散文集《欲爱书:写给Ly's M》

标签:
文化 |
分类: 书评 |
http://s6/mw690/8334ba46ge174f1d06595&690M》" TITLE="读蒋勋散文集《欲爱书:写给Ly's
蒋勋的美学主题书籍近来在大陆卖得好像挺火,一本接一本地出。所以,名声算是打响了,顺便应编辑之邀出些散文集小说集之类,自然不在话下吧。但无论如何看,都是我们读者的幸事呢。
《欲爱书:写给Ly’s M》,说是绵绵细语的情书集,个人觉得终究也还是没有逃脱蒋勋的美学范式。书中的确随处可见作者对Ly’s M的浓情告白,像填缀在书页间的星辰,光芒微弱但美轮美奂。同时这本书也貌似游记,只不过作者描绘的异国情景没有强烈的(其实压根儿就没有)旅游指导意味,它们在书中成为作者思念情人的背景和烘托思绪的外在条件。那些没有具体指涉的风景里:海面,岛屿,河岸,公园,街道,民宅,寺庙,菩提树……一一成为情人之眼眸,与作者“相看两不厌”。
记得好久之前在袁琼琼的一本书评集中看到关于这本书和其他两本什么书的笼统比对及细部说解。具体内容印象已经模糊,袁用她特有的讥诮微讽语调在书里说蒋勋的这本情书集其实更像一本旅游册。当然,袁不可能真把此书当旅游册来读,书评的可读性有时候是需要书评人的插科打诨来增加的。
《欲爱书》,如果倒过来读成《爱欲书》好像也没什么大差别。而爱欲,在书中的或隐或显,就如同旅游时的睡去和醒来。作者说集子里的大部分篇章都是他在三万公尺的空中写就的,他承诺Ly’s M在一年的时间里为他写出一本书,类似纪念,也仿佛告别。我们无从知道现实生活中的蒋勋和Ly’s M到底怎样了,我们只知道,书中的他那么爱Ly’s M,用旅途中的一切琐碎来折射爱人的影姿。同时,他也在怀想爱人之美时,建构一种新伦理,把他俩之间“没有血缘的”爱因了他对Ly’s M“道德与法律之外”的爱而“独自流传成新的血液”。说白了,抵抗社会的压力道德的压力,发展自我绝对真诚的同性之爱。
是的,这本书,是蒋勋写给男人的一本书。
关于网络上对Ly’s M这号人物的猜测,我还是倾向于林怀民,虽然除了林怀民之外也没第二男主角出场。蒋勋在书中沉沉静静地述说着旅途中的思念与爱恋,把胸臆间的爱上升到精神导引层面——“是不是因为你的离去,Ly’s M,我竟看见了美丽的山河后面隐藏着残酷的杀机?”,甚至爱,就是精神,肉体不过是爱的居所,欲望的甲壳,终成虚惘——“当我紧紧地拥抱着你的时刻,我知道那是彻底虚惘的吗?你的富裕的肉体,你的坚强的骨骼,你的饱满的渴望被爱抚与拥抱的肌肤,你的热烈的体温,你大胆表示着欲望的眼睛,你丰润鲜红的嘴唇,你的亢奋起来的身体的每一个部位,Ly’s M,我在那激动的时刻,觉得眼中充满了泪,因为,我每一次都经历着一种真实,也经历着一种虚惘。知道你的肉体和青春,一如朝代与城市的繁华,一旦被弃守,就将开始败坏凋零,一旦丧失了爱的信仰,就将发出腐烂的气味……”。至此,可见蒋勋对这位同性情人的爱是有多纯粹又有多矛盾了。
总觉得本质上,蒋勋的美学之道体现在这本书中的无外乎信仰与精神之爱。也许因为现实的诸多困境,所以这段不被世俗所容的爱情,在被蒋勋思省的一刻又被无悔告解,爱的真谛无关性别。他赋予这片爱的天空以更积极的面相——“因此,我承诺给你的爱,是在分离的时刻,借着对你的一切记忆,建立起自己对完美、健康、开朗、善良与智慧更大的信仰。”,情书集再次流变为精神激励。
这本书,不是很好读,如果你并不真的把它单纯当一份情书单列来看。但它是美的,也是琐碎的,指引的,它在内层流动坚韧的不屈的岩浆,炽热焚城,熔解生命的石块。http://s12/mw690/8334ba46ge174f56b0c1b&690M》" TITLE="读蒋勋散文集《欲爱书:写给L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