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尔多罗之歌书评

(2017-02-19 21:27:23)
标签:

马尔多罗之歌

洛特雷阿蒙

法国文学

书评

分类: 影评书评

马尔多罗之歌

时隔N年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文章的很多东西让我想起波德莱尔——但不是波德莱尔。

单论作者的六小支散文诗而言,可以说是完整地歌颂了恶。主人公“马尔多罗”既恶的化身和象征,而这种恶更多地在是指,显而易见地,毁灭的欲望。马尔多罗想要毁灭人类,对抗上帝,原因在哪里?上帝代表伪善,而人类便是他的造物——人类丑恶,丑恶得却不直接,在马尔多罗眼中,他们远比他本人更加地“恶”,因他们总试图用善来遮掩。马尔多罗想要引诱人类真正表现出他们那恐怖的恶的欲念,更想要战胜上帝(造物主)的控制和虚伪。所以全诗正如书本介绍所言,从头至尾表现出了对上帝、人类和社会的深仇大恨。

内容上令人惊叹的地方在于两点。一是意象的使用,洛特雷阿蒙的文字是如此的充满想象力!任何生物,任何景致都可以被他用在文章中,极端的,疯狂的比喻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来,在这个世界里真实的本质仿佛被血淋淋地由马尔多罗掀开,那是什么?残忍,腐烂,恶心,丑陋。二是作者所张扬出的感情,在整个文本中你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他的热情,愤怒,仇恨,痛苦。剧烈而急促,疯狂而持久,足以起到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而就写作手法而言,我同样欣赏这种不拘一格的写作模式。人称指代随意,结构更加随意,作者几乎是想到什么便写些什么,以一种玩弄文学的方式来创作文学。这样的写法正配得上天马行空的诗歌内容,尽管使得文章整体好似有些难读,但又不可避免地令人着迷。

然而,从作者在后来留下的诗一,诗二中,可以看出洛特雷阿蒙似乎是一个崇尚秩序,内心认为我们应当追求的是绝对的善和希望的人。这两篇长长的——姑且称之为诗吧,可以称作他个人的道德准则集锦,一部他个人意义上的圣经。而他写作马尔多罗之歌的目的,更在于用极端的恶与混乱来指导和告诉人们,恶是应当被彻底摒弃的,善才是我们真正应当追求的。不得不说仅从马尔多罗之歌本身来说,很难看得出这一点,但作者对于人类社会,(他的)当代诗歌文学的讽刺却从未变过,也许从这些讽刺更容易窥见马尔多罗之歌的真正主题。

个人而言,我确实更喜欢他表达的疯狂和热情,也就是该散文诗本身,我同样同意他对于善与希望的观点,却并不赞成他秩序至上的部分,更不像他一样崇拜造物主所代表的东西。而他的文字所拥有的力量和热烈程度,以及他笔下所展现出的另一个世界,是我最爱的部分。实际上洛特雷阿蒙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是否说明了他潜意识中并非他所坚持的那般理性,秩序和善至上呢?是否反映出他本质上意识到造物主的伪善和人性中的恶,有了恨意和反抗精神而只是不愿或不能真正承认这一点呢?

恶为什么又总是有其独一无二的魅力?大概因为毁灭的欲望,是宇宙,自然,生命,人类努力克制,想要摆脱却又难以摆脱的部分吧,它像是在拖拽着不去让一切进入更高,更好的世界,而努力地把它们拽进其自我的漩涡。这是所有我们能够感受到的,观察到的,经历到的东西的一部分,恰恰又是被拒绝和否认的那部分,因而总是显得更加诱人,也独具作为万物灵魂一部分的美感。

愿读此书之人能够在马尔多罗的部分静心沉入其超现实主义的世界纵情享受其美感与痛苦,在诗一诗二时又理性地思考作者看待世界的观点与方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