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特权阶级和政府的存在的意义(转)

(2025-06-14 20:07:26)
论特权阶级和政府的存在的意义(转)

  如果物资的极大丰富就是付出一点劳动就能满足生活所需,那么我们早就实现了,农民只需要农忙那么几个月就能满足自己的一切生活所需,一年能闲大半年。但是他们并不幸福,因为他们不得不被特权阶级剥削,他们的后代也注定要被剥削,以至于他们不得不抛弃悠闲的生活去从事更多更繁重的劳动,来成为特权阶级摆脱剥削。你说可不可笑,被剥削是为了不被剥削,剥削也是为了不被剥削。所以我们的追求,根本就不是物资,而是自己成为特权阶级,为了不被剥削和剥削他人,物资和其他的所有东西不过是特权带来的好处罢了。

  特权是有稀缺性的,并且特权之所以是特权就是因为他们有稀缺性,所以原有的特权阶级会疯狂的维护这种特权的稀缺性,所以普通人想要拥有特权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有些人出身就有这些特权,而且拥有这种特权的人越多,对没有这种特权的人群剥削就越大,众所周知,如果只是少数人的被剥削,就算被剥削者再怎么被剥削的惨,也不会出大事,因为这是你和我的矛盾,你是有特权的人,我很难斗得过你,衡量得失,就很难爆发,就算斗得过,和整个特权阶级也没有影响。但是被剥削的人多了,就算没有剥削一个人那么狠,也很容易出事。这中间应该是有一个阈值的。这就和古代的奴隶制一样,一个奴隶被剥削的狠了最多也就把他的主人杀了,很难对整个封建制度产生影响,而且要剥削的特别狠,奴隶才会到反叛的地步,甚至如果稍微对奴隶好一点,奴隶们反而会为你感恩戴德,这一点参考罗马前期的角斗士。但是如果被剥削的奴隶多了,就算奴隶主改善剥削的条件,奴隶也会造反,具体可以查看美国南北战争前南方的状况,当然这其中要有消息的流通。如果是孤立的奴隶也很难会反叛。

  我对这种阈值爆发的条件,进行了思考得出一下结论。即

  一种阶级矛盾爆发的阈值=k×该人群被剥削时的生活水平×该特权阶级的稀缺性/被剥削的时间

  k和管理有关,管理水平越差越容易爆发矛盾,管理水平越好,代表这个特权阶级统治越稳固。但k又和矛盾爆发的阈值挂钩,矛盾爆发的阈值越低,就代表这个制度越差。

  该特权阶级的稀缺性=被剥削的人/剥削的人。一旦稀缺性小于某一个阈值,那么这种几乎所有人都有特权对于该群体来说就不能被称为特权了,如果这种稀缺性大于某一个阈值,那么也就不会产生阶级了,同样你也不会产生阶级矛盾,最多也就只能被称为私人恩怨。

  特权是结构性的,比如家里有房子的,和家里没房的,家里父母学历高的和没上个学的,家里是开超市的和家里种田的,这些人都是有特权的,家里有房子的就是有房子这个特权,家里父母学历高的就是有父母学历高这个特权,家里开超市的就能,吃到,见到,用到很多超市里的东西,家里种田的就能拥有田地,享受乡村生活,拥有更强的抵抗风险的能力等等。所以阶级也是结构性的,所以这个世界不存在没有阶级的时代,因为阶级结构是可以细分的,你家里有房,你就是有房阶级,你家里有车,你就是有车阶级。因为有特权就有剥削,有车有房的阶级就会天然剥削没车没房的阶级,这就产生了阶级矛盾,我通过努力可能会有有车有房,摆脱剥削,但是努力的难度很大,如果我发现我就算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有车有房,还要被有车有房阶级的人一直剥削,那么你和我的矛盾就会爆发,我可能就会干一些偷窃,抢劫的事情。同理,资本家有资本,无产阶级没有,这就是无产阶级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通过努力,无产阶级也是能有资本的,但是努力的成本过大,很难获得资本家的特权,或者永远不可能摆脱剥削,那么无产者和资本家的矛盾就会爆发。当然这其中特权阶级对没有特权的阶级会有妥协,增加矛盾爆发的阈值,这里不进行特别的讨论。

  如果永远这么阶级对立下去,搞意识形态,那么迟早有一天,智商高的人与智商低的人也会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爆发,因为智商高的人有特权啊,他一直就是在剥削智商低的人。凭什么你智商比我高,就因为你有一个好父母,我就要被你剥削,我不服,给我去死吧!

  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有些东西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这就是人类文明存在的根本规律,生物发展的必然法则,就算gongchan主义得以实现,也还会有无房者革命,无车者革命。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是历史螺旋上升的那个螺旋而已。

  政府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防止种群的无序竞争,然后在外部竞争中取得优势,而不是偏袒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群体,因为一旦有了偏袒就必然导致无序竞争,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然而那么什么是不偏袒社会中的某一个群体呢?不偏袒某一个群体,那么就是要偏袒种群群里的所有人,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阶级的关系,人们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矛盾,那么求其次就是在种群之外,偏袒种群所有人,在种群中,偏袒数量最多的人,由次递减,直到种群中的所有人都成为特权阶级,其他没有这种特权的种群就会成为被剥削者,这就是所谓的种群优势。这就如同人对动物的种族优势一样,就因为人有特权,而且特权很大,以至于根本就没办法反抗的地步。这里同样有种间优势和种群优势差别,篇幅有限也不具体划分。

  当然偏袒一方不代表就要消灭另一方,不然就社会精英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了,我们甚至可以鼓励精英创造这种特权,但要打压这种特权的分享和扩大,直到有足够多的普通人拥有能够轻松获得这种特权的机会。这其中也应该有一种规律。

  欧美发达国家的普通人为什么生活过得这么好,不就是种群优势大嘛。年轻人,我们的眼界要放开。要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我们的基本盘,是种群而不是什么阶级。

  最后:别给我定什么种族主义的帽子,如果你真的有智慧,请反驳我的阶级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