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赢家特快(2月23日):继续稳固半年线!

(2012-02-23 09:13:39)
标签:

股票

分类: 每日赢家特快
 昨天大盘很漂亮!周三股指呈现震荡上扬走势,早盘地产股率先放量走强拉升股指,午盘券商股和电子科技股再度发力,带领沪指一举突破2400点整数关口,并创出年内新高,成交较前日明显发大,两市成交均过千亿。板块个股呈现普涨格局,开发区、环保、电子器件等板块涨幅居前。
   市场还存在一大亮点,那就是成交量出现了明显放大迹象,上证放出了久违了很久以来的1000亿元以上的量能,说明了短期市场的交投进入了相对活跃状态。而市场为何会出现今日这种量价齐升的格局,主要是因为短期市场出现多重利好叠加形成共振促使股指攻克2400点整数关口。
   这些都在我们的预期之内,下一步目标就是2459,然后还有更高的年内目标,但是,行情一定是曲折的,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从政策角度看,在经济下行和物价回落的宏观背景下,政策关注重心将以稳定经济增长为主。近期以来,“适时适度”和“预调微调”屡被提及。
  大盘自见底2132点以来,市场成交温和放大,热点板块有序轮动。先是银行板块开始向上突破,紧接着“煤飞色舞”开始全面启动,“煤飞色舞”和“银行地产”的交替轮动,构成了春节前市场的主要热点。春节后,这两大权重板块上攻力度均减弱,市场风格呈现“周期股向题材股”“大盘股向小盘股”转换的态势,而冲关2400之后,大盘也许又要开始二八行情或百花齐放,这要看大盘的节奏。
   两会前的行情一般是比较稳定的。我们只要把握好个股操作即可。目前缺乏持续性的题材热点。都是个股轮番表现。属于形态操作的范畴。

    反弹分为两路主线,一路是金融和资源为首的蓝筹板块,稳健新高,一路是超跌的中小盘股,带有连续跌停的下跳缺口.

    最近的操作按照解套方案选择合理的差价进行运做,降低成本!挽回损失!不要相信大盘会跌到1664的无稽之谈!

    炒股十几年,我们以坚定的心,坚强的心,坚持的信念不断的向前走,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从来不为外部阻力所阻拦,即使被阻拦一时,我们也会继续坚持信念走下去,这是炒股三十年的长征,现在,我们才走了十三年。我们还要继续再走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股票生涯! 

    
  巴菲特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功秘诀:“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其实巴菲特是用滚雪球比喻通过复利的长期作用实现巨大财富的积累,雪很湿,比喻年收益率很高,坡很长,比喻复利增值的时间很长。 
    从1965年巴菲特接管伯克希尔公司,到2010年,过去46年巴菲特平均取得了20.2%的年复合收益率,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年复合收益率为9.4%,巴菲特每年只不过比市场多赚了10.8%而已。但是46年期间巴菲特累计赚了90409%,而指数累计增长了6262%。 
    1994年10月10日巴菲特在内布拉斯加大学的演讲中说:“复利有点像从山上往下滚雪球。最开始时雪球很小,但是往下滚的时间足够长(从我买入第一只股票至今,我的山坡有53年这么长),而且雪球黏得适当紧,最后雪球会很大很大。”想学习巴菲特滚雪球,你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了吗? 
    股市里,贪婪和恐惧是投资的大敌,而长期看(以每10年为单位),钱存在银行确实越来越贬值.巴菲特的复利稳定年收益确实很牛,用在A股市场上,如果每年只做1到3月的春季行情,也能长期生存,关键是战胜贪婪和恐惧. 
    又一次读了股票作手回忆录,感受到主人公的几起几落,杰西·利弗莫尔为什么没有象巴菲特那样长期胜利呢?原因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思路.杰西想的是赚钱无止境,短线越多越好.巴菲特想的是投资是长期职业,每年有赚就行.杰西·利弗莫尔想的是赢得每年的每次战斗为目标,巴菲特想的是赢得每年的战役为目标. 
    我们每个人都在每年的某个上升阶段赚过钱,但是最终一直年年保持盈利的确很少,没有形成年年获利的稳定习惯,难以战胜自己的恐惧和贪婪.这就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投资问题. 
    综合上所述,股市里长期生存必须有长期投资的思路,必须有平和稳定的心态,必须有看清大趋势的眼光.这就足够了. 
    免责声明:本人分析以及关注的股票,都是作为日后撰写基金经理回忆录之素材,不作为买卖依据,不参与大家的决策!不歧视他人的多空!不影响他人的投资.若不顾买卖点的瞎操作存在亏钱的风险,心态不好者还可能出现神经问题!今年是我写网络股评日记的第十二年.最近有一些人假冒我和倚天去加大家,希望大家提高警惕,我们基本不加陌生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