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年的平菇患了毛霉,损失很大,现总结如下,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毛霉的外形特点:前期菌丝灰白色,极像食用菌菌丝,但没有食用菌菌丝粗壮洁白,后期成熟之后,化为灰色,最终变成黑色颗粒。其菌丝增长速度极快,是食用菌菌丝的3至4倍。
危害:和食用菌菌丝争养分、空气,挤占食用菌菌丝的生存空间。遏制食用菌菌丝生长,严重的使食用菌菌丝死亡。
病因分析:一般认为毛霉产生的原因是培养料湿度大、透气性不好、接种环境灭菌不彻底。经过对比观察分析,本人此次毛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菌种问题,很可能是菌种本身有毛霉或菌中老化引起。依据有二,一是使用本人自制菌中的菌袋很少有产生毛霉的,即使有,毛霉也很少,不严重,使用购买菌中接种的菌袋百分之九十患毛霉,且比较严重;二是患病菌袋上的毛霉是以菌中为中心向四周蔓延的。
采取措施:一是翻堆。二是,拍打菌袋,主要拍打毛霉菌丝上,破坏菌丝;三是,在萌发菌丝的部位用牙签扎孔。这三个措施都是增加袋内透气性。
教训:一是,务必选用优质菌中。自己做的菌种比较可靠。杜绝老化菌种,杜绝含有杂菌的菌种。二是,掐准时间,适时生产,避免因迟滞生产导致菌种老化和错过菌丝萌发的好气候。
三,增加播种量。事实证明,播种量大的菌袋不但萌发快,而且抗杂菌能力强。因此,增加播种量好处很多很大。
四,做好接种环境空间消毒。
五,拌料时控制好湿度。本次长毛霉事件证明,锅炉常压灭菌可能会增加袋内湿度,因此,用熟料栽培,拌料时料不要太湿,稍微干点影响不大。(郭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