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问题,只有机会;没有过去,只有未来”是高执行力所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少问why,多问what和how,即把注意力由过去(为什么没有完成目标、任务)转向未来(如何做才能完成任务、目标)。
我用两个故事来说明这一原则在高执行力中的作用。
故事一:有个周末我和我姐各带2个朋友去母亲家吃饭,那天恰好停水,还好我母亲早作准备,提前接了一桶放在了客厅里。我们几个大人坐在客厅里说说笑笑,我姐的儿子小杰穿着轮滑在客厅的地板上滑来滑去。正当我们说得正酣的时候,小杰不小心把一桶水碰倒了,地板上的拖鞋都被水冲的漂了起来。这时,母亲从厨房走了出来,我立即站起来对着小杰说:“地板发水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小杰迅速把拖把拿了过来。我说:“好,你们2个一组,清理这半个客厅。我们两个一组清理剩下的半个客厅。”母亲看我这么说,什么也没说就回屋里去了。然后我们四五个人就像玩游戏一样,高高兴兴地把地板清理干净了。
母亲是明智的。可以想象,如果母亲出来后怒斥小杰:“你为什么把水桶弄倒了?”小杰肯定会找个理由推脱责任,甚至委屈地大哭,整个屋内的气氛会变得很尴尬,而且无助于解决问题。
拖完地板后,我把小杰叫到身边,小声问他:“水桶倒在地板上究竟是怎么回事?”小杰说:“我看水里有只虫子,想用手捞出来,结果旱冰鞋不小心踢在桶上,把桶碰倒了。”我说:“你用手捞虫子,水就变脏不能喝了。以后再看到水里面有虫子该怎么做呢?”他说:“用筷子捞。”
故事二:电视剧《亮剑》第一集有这样一个情节,李云龙让王承柱用炮弹把坂田的帐篷打掉,王承柱提了两个条件,第一个是“部队向前推进500米,准行”,第二个是“团长,我们只有2发炮弹了”(言外之意,炮弹多点我就会更好的完成任务)。下面是他们的一段经典对话:
柱子:团长,我们就只有2发炮弹了。
李云龙:什么!!!你这个败家子儿,为什么不省着点用?
柱子:团长,你得凭良心说话呀。刚才是谁喊着“柱子,把敌人的机枪干掉,把敌人的火箭头干掉,现在倒嫌我浪费了!!!”(此时,二人吵了起来)
李云龙知道再纠结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所以说道:“你小子闭嘴,再发牢骚小心老子揍你!”然后,他赖着脸皮嘿嘿一笑说:“等打完仗,我赏给你半斤地瓜烧”,说到这时,王承柱笑了。(李云龙把注意力由过去引导到了未来)“可是,你得给我听好了,你得用2发炮弹把敌人的指挥部给我打掉。你要是打不掉,别说地瓜烧免了,我还得枪毙你。”(李云龙引导柱子把注意力放在了结果上)。随后,王承柱用2发炮弹把敌人的指挥部打掉了。最终,成功地突围了。
以上两个故事都说明了“要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放在情绪上;要把注意力放在将来,而不是放在过去。”因此,要养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去执行任务时,不要老想“我能力不行、知识不够、没资金、没人脉、没背景、没有这个条件、没有那个条件,所以我不行。”要用正面思维“我勤奋、有毅力、能吃苦、意志坚强、坚韧不拔及我怎么做才能创造出这条件,怎么做才能创造出那条件,所以一定能达成目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