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班长不寻常

平时我们说的班长一般是指学校教学班的班长,就是协助班主任老师做些管理班上的杂事,比如学生的纪律,学习,卫生等方面的事情,而我要写的这个班长可是不寻常。
这班长姓张,今年65岁了,退休前是某单位的一把手领导,他不是一般学校的班长,是许昌市老年大学器乐系葫芦丝班的班长。
张先生退休后不甘寂寞,怀着渴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心情走进老年大学的校门,开始学习吹葫芦丝,这一学就是几年,一发而不可收。他是个干什么事都勤奋努力,认真执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兴趣爱好是最大的动力,为了学好葫芦丝,他除了课堂上认真听讲,模仿老师的示范动作,虚心向老师请教外,课下苦练基本功,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练习吹葫芦丝上,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怕寒冷和酷暑,常常一个人跑到小河边,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沉浸在葫芦丝声中,甚至忘了回家吃饭。天道酬勤,原来零基础的他,很快就掌握了吹葫芦的各种技巧,吹出优美动听的曲子。他夫人也在我们班学习,在家承担了所有家务,两人互帮互学,彼此鼓励,夫唱妇随,琴瑟和鸣,令人羡慕。她吹奏水平也不错,和班长比稍微欠缺一点,但她毫无怨言,一点都不嫉妒。教我们葫芦丝的老师已80多岁,技艺很高,我们说,班长都撵上了老师的水平,他却谦虚地说:“可不能这样讲,我只不过是比你们多花费些时间练习而已。”班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句话“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他的葫芦丝应该是学成了。
最令人感动难得可贵的是,2020年疫情爆发,老年大学暂时关闭停课,班长在群里讲,停课不停学,他要求班上学员自己在家练习吹,疫情严重时小区封控不能外出,在家隔离他布置学习任务,吹练哪些曲子,然后在班群举行网上抗疫演出活动。学员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提前把自己准备好的节目,录成视频,演出开始,大家展示才艺,把自己的视频节目按照顺序要求,发到班群里,就和现场演出一样,只不过是在手机屏幕上观看。线上的抗疫演出活动很成功,极大地调动了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
疫情缓解时,一切正常化可以自由出行,班长组织我们到固定的社区活动室一起练习吹葫芦丝,一周一次,就和疫情前在学校上课一样按时到场。为了方便大家容易练习,提高学习效率,每学一个新曲子,班长总是提前下功夫先学会,以便学习时给我们示范指导。在班长的组织带领下,疫情两年多来,我们断断续续学吹了十余首葫芦丝曲子,确实做到了停课不停学,收获满满。除了网上抗疫演出活动外,班长还组织我们进行了现场庆祝建党百年演出,国庆演出和教师节尊师爱师演出。通过这些演出活动,提高了学员们的葫芦丝技艺,激发了爱党爱国的热情,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我们的张班长的确是不寻常。他正直善良,热情阳光,胸怀宽广,大爱无疆,乐于助人,温暖人心,学习技艺,刻苦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他不仅是葫芦丝班的好班长,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学习的楷模,仿效的榜样!但愿社会有更多像班长这样的人,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班长要求我们练习吹奏基本功,然后把吹奏视频发到群里,他率先示范,把自己的练习视频发出来,凡是要求我们做的,他首先做到。班长自己吹得很好了,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带动大家都能有进步,所以我很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凡是班长要求的,我都尽量去努力做到。

在班长的组织下,我们举行了网络抗疫汇演活动。

活动进行得很精彩,全班学员积极踊跃参加,各自展示自己的才艺,班长用巴乌独奏《骑兵进行曲》,吹得铿锵有力,慷慨激昂, 让 我们也听得激情澎湃,人心震撼,更坚定了战胜疫情的决心。

这是班长夫妻展示的节目,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夫妻配合得非常默契。

这是庆祝建党百年我们演出的节目,葫芦丝演奏《唱支山歌给党听》。

因为疫情我们将近三年都没有看到教我们的杨老师了,大家都很想念老师,教师节班长组织我们班进行了庆祝双节演出活动,我们演奏了三首曲子,献给德高望重的杨老师,表达我们思念和热爱老师的心情。第一首曲子《老师,想您》,第二首曲子《感恩歌》,第三首《金孔雀和凤尾竹》。然后把演出视频发给杨老师,看了视频,杨老师激动得热泪盈眶。师生都有个共同的心声“班长,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