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智慧老人的伤感故事

标签:
杂谈 |

和大学的老同学微信聊天,她给我讲了自己小区里发生的一件事,听后很有感触,记录下来,和朋友们分享。
她住的那栋楼一楼东户住着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先生,四楼住有一家三口,夫妻二人和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男孩。有一天,这男孩去上学正好走到老先生家门口,这时门开了,老先生亲切和蔼地对这小男孩说:“,小朋友,你以后每天上学路过我家门口时,敲一下我的门,我会开门给你一元钱,好吗?”这是顺便举手之劳的事,小男孩欣然答应了。从那以后,小男孩兑现诺言,每天上学走到老先生门口,就敲敲他的门,老先生微笑地打开门,和小朋友问个好,并给他一元钱,有时是硬币,有时是纸币。
随着时光的流逝,转眼几年过去了,这一老一小一直坚守着相互的承诺。后来老先生给的钱慢慢增加,从开始的一元,两元到最后男孩上初中时增加到每次给五元。
有一天,这男孩敲了半天门,却没人应声,他告诉父母,父母报了警,警察来到把门想办法打开发现,原来这家老先生已经去世,桌子上有一封信,是写给这个小男孩的,信中首先感谢男孩几年来兑现两人之间的承诺,然后又委托小男孩的父母帮忙处理他的后事,最后交代他生前住的这所房子包括屋里的所有东西都留给小男孩。
听完这个发生在现实中的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这位老先生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处理他的后事和房屋财产,有点稀奇。但对于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怎样能安然度过晚年,如何才能避免死亡在屋内多天却没有人知道的悲剧发生,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谁能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这位老人1932年生人,他因为经常锻炼,坚持做伸筋拔骨操,如今90岁了,脑子不糊涂,虽然走路有点蹒跚,但能骑自行车,而且他也有儿女,这是老人的福气。可如果他是故事中的老人,没有儿女,身体又不是很好,独自一人居住,又该怎么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