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如何备课
(2013-01-07 09:13:12)
标签:
杂谈 |
小学教师如何备课
备课对于每个老师来说是一个必要的环节。为什么呢?第一,对于老师来说,备课主要是为了上课,如果在备好课的基础上的话,那么本章的知识点就会很有条理,老师上课的时候思路会很清晰,不会东讲一下西讲一下,也不会出现知识点遗漏。第二,对于学生来说,听课的时候知识点有逻辑,他们就很容易理解,那么就会觉得很简单,简单了就会有自信,越学越乐意学习。
那么怎样才能备好课呢?
备课主要分为备课前期,备课和备课的后期工作。
备课前期我们主要完成以下几点:
第一,
第二,知识点的加工。只有对知识点进行加工整理我们才能使知识点有条理,清晰。知识点加工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2、
3、
4、
知识点排序。我们安排知识点的顺序是:知识点的内在顺序和知识点由易到难的顺序。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知识点之间也有一个衔接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理清思路。就拿大数的认识这一块来讲,大的知识点我是按照:认识,读写,比较大小,求近似数,十进制数法来排序的,因为大数的认识只是认识而已,肯定是最简单的,那么接下来认识到了大数,肯定要知道怎么读怎么写,才能进行下一步知识点,所以我将读写放在第二步。求近似数涉及到了数的四舍五入肯定比比较大小难一点.这就是从易到难的过程。那么对于细小的知识点,像求几位数,最高位数都是与为数有关系的,所以放在数位以后,数位和计数单位是比较难区分开的,所以两者的区别要紧跟在计数单位之后。计数单位之间存在进率,那么放在计数单位所有相关内容之后。这就是根据知识点内在的联系排序的。
以上都是备课的前期工作,做好这些以后,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在备课本上备课。
第一,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复习呢?比如我们备亿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块,复习的时候我们肯定是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因为他们是学过这一块内容的,而这一块内容又与亿以内数的认识相关联。复习万以内数的级数,计数单位,和数位还有读写等等。
第二,新知识点。复习完以后我们就开始讲解新知识点,那么首先我们就是要对新知识点阐述一遍。直接给出定义,让他们理解,对于新知识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就是举例子,拿一道只与本知识点有关的简单的例题,让知识点形象的摆在学生面前,有了实际的例子,学生就更加容易理解。
先写一道例子,写出具体的步骤和过程,这样你上课的时候不会漏掉,思路就会更加清晰。接下来我们就放几道习题上去,主要是为了检查他们对该知识点是否掌握,简单的题目我们可以少出几道,难的题目就要多出一些了,以免上课的时候找不到习题给他们练习。
第三,知识点延伸。我们可以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延伸,比如路程=速度*时间,那么我们可以延伸出另外两个式子,也就是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这样一来,他们对这类知识点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方便了他们记忆。
第四,每一块知识点都是以以上三点顺序展开的:复习,新知识点,例题,练习。我们必须保证学一块练一块。讲完所有的知识点以后,我们便拿一道综合性的大题让他们做,这里所指的大题是指包含了今天所学的许多知识点,而不是选择一些难题,怪题。我们主要是为了检查一下他们是否将今天所学的内容都很好的掌握,也可以从错误的步骤中找出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点,然后针对性的讲解薄弱环节。
备好课以后,就是备课的后期工作了,我们还要试着说课。只有把课说一遍,才能发现备课中不足的地方并及时的改正。同时还熟悉了知识点,上课的时候讲起来就更加顺畅,也不会因为紧张忘记或者遗漏某些知识点了。
我认为整个备课就是这么一个过程,虽然我也是这样一遍遍坐下来的,但还是对归纳知识点方面很薄弱,所以以后还是要更加认真仔细的做题,归纳出知识点。
接下来我就以我所备的四年级第一章:大数的认识,举例说明。
首先,我开始把《一课四练》,《课时特训》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做一遍,每一道题都做,特别是第一节,亿以内数的认识,所含的知识点比较细比较杂,所以一不小心就会漏掉好多知识点。
做好以后将所找出来的知识点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再做一遍,我现关于高位数的知识点就遗漏掉了,那我就在纸后面补上这一知识点。
接下来我就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基本上大的知识点是不用我们去定义的,课时特训都是以一大块知识点分开的,所以我们只要把相应的小知识点放在对应的大知识点里面,像级数,数位,计数单位,进率等等这些知识点我们就放在最前面“亿以内数的认识”这一块,将大数的读法和零的读法放在“大数的读法”里,将根据计数器写出小数,根据小数的组成写小数和根据读法写小数放在“小数的写法”里,数与数之间的比较、不同级数的数的大小比较和多个数的比较放在“大数的大小比较”这一块……有些知识点里还有知识点,比如几位数,最高位数,相邻数位等等这些知识点都是跟数位有关的,就放在数位这一块里面讲解。
归类好以后就是排序了,大的知识点我是按照:认识,读写,比较大小,求近似数,十进制数法来排序的,因为大数的认识只是认识而已,肯定是最简单的,那么接下来认识到了大数,肯定要知道怎么读怎么写,才能进行下一步知识点,所以我将读写放在第二步。求近似数涉及到了数的四舍五入肯定比比较大小难一点。那么对于细小的知识点也是一样的道理,根据知识点内在的联系和从简到易进行排序。在这一方面我还是做的很不好。
接下来就是纸上工作了,那么主要是前期工作做好,大致的框架出来了,备课就很简单了。备课的时候只要遵循前面所排的序,然后按照:复习,新知识点,例题,练习,总练习。备好课以后对着自己说一遍,看看是不是有遗漏,哪一方面讲的不够,然后及时的纠正,这样整个备课就好了。
有效备课—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
现阶段教师备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任何活动,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和获得理想效果,都必须在活动之前进行认真的设计。教师上课,要求在有限的时空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优质高效地完成预期任务,对课堂的设计、教案的准备尤为重要,我们称这一过程为备课。
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就同一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原因并非观摩教学时,教学能力提高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可以说,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几乎所有的学校每学期都会进行几次备课的检查,并把检查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综合考核的依据之一。但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备课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的备课亟待注入新的活力。
一、教师备课只为应付“检查”
多数学校在检查教师备课时,往往是从字数多寡、字迹工整、教学环节是否齐全等方面进行评分,而往往对备课过程中设计者是否对教材进行钻研、对学生进一步分析、对教法认真设计、对教学资源的开发选择和利用等却视而不见。为了应付检查,有的老师精心准备的教案并不用来教学,上课前还得“二次备课”,精心写出的教案成了“摆设”。
好的教案,设计者通常需仔细考虑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新知,如何在熟悉的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如何在新的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如何设计好讲授要点、课堂体提问、作业布置。而这些检查起来并没有多么容易,需仔细、完整的阅读教师的教案,学校在时间和精力上都面临着挑战。
二、教师备课时间短,存在抄袭现象
相关调查表明,在上班时间,教师们往往要上课、批改作业、解决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家长们沟通,能够在上班时间挤出时间备课的教师不多,而下班后,教师们身心俱疲,大多数教师没有精力再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一些教师往往对备课应付了事。甚至抄袭教案。
抄袭教案:一种是抄写别人的教案。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教师备课手册,且都是名师、特师的作品,仔细翻翻,确有许多精妙之处,对青年教师特别是刚上岗的老师会有许多启迪和帮助作用;另一种是抄自己的教案。常听有的老师讲,这是我当年花了很多心思备的课,现在我可以省省力了,抄抄好了,反正教材也没有多大的变动。于是一本老教案抄了一遍又一遍。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师,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同样的教案是不可能适用的。教育培养的是存在个性差异的不同的人,怎么可能用同一套方法去教育人,去解决教育中的问题,这样做简直是误人子弟。
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备课的同时也使教师把可能的教学能力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能力成为可能,教师通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一遍遍的处理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就必然会得到提高。
在每一次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思路,每一次授课后都会有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收获、新的灵感火花,用教案的形式记录下来,留待以后作进一步的思考、完善,将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
四、备课多以教师为主角,缺乏对学生的活动设计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关于教案的各种僵化要求也应改一下,更注重实效、高效,让一线的老师们在备课的思考和书写过程中享受愉悦、感受成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关于教师备课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备课是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备课是课堂讲授的前提,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认真备课对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意义。因此,各学校和教研组织都十分重视对教师备课的管理。比如,我校每学期都要组织两次备课检查,并要求是手写。甚至对于信息技术学科也要手写。这使得老师对备课都十分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教师在备课方面存在着一些重要问题。
1.
2.
3
原因分析:
1.导向有误。
某些学校领导也将检查教案列入教学常规的必查内容,检查时多是关注教案书写是否清楚工整,环节是否全面、完整等,很少具体关注每节课的质量,关注教师的创新,这样富有个性的教案就很少出现。
2.工作繁重及课外琐事,时间不够。每天几节课外,还要批改作业,照管学生,校本培训以及制定各种计划,撰写有关总结,论文及心得体会以及参加听课交流等;许多年轻教师还要料理家务,照看老人和孩子那么,真正能静下心来进行认真备课,预设教案的时间也就不多了。
既然找到了原因,我们就要对症下药:
1.
2.
3.上前悟课
小学教师备课要求
——对教案主要环节的基本要求
——部分学科备课的重点要求
每学期大作文,要有“指导”和“讲评”备课。作文指导备课要结合训练点,写清习作要求和习作重点,有指导过程和方法,要给学生以充分构思与交流的时间,提倡教师写下水文。讲评备课应包括:整体情况分析、教师精批的内容、集体评议、进行修改几个部分。
小作文以片段练习为主。习作内容可以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通过语文课堂作业的形式布置,不单设小作文备课。教师要注重口头作文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