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拉第一次来阿尔法儿童馆熟悉环境是妈妈带着来的,看到别的小朋友做游戏,他自然地加入其中,当时妈妈也在旁边。不过妈妈只要离开他视线,他就大声地哭,妈妈一出现他能立刻停止哭,并安静下来继续和小朋友并坐一起。
正式入园第一天是爸爸送来的,爸爸先在门外看他玩了一会儿玩具,可能发现爸爸要把他独自留下,就一直拒绝进门,爸爸只好跟着进门玩了一会儿,和他一起熟悉这里的环境。一发现爸爸要离开的时候,他大声的哭喊,声嘶力竭,爸爸这时很不忍心,就回又来看他,爸爸再次离开,他哭的更加厉害,爸爸不忍心,就在窗外听着,孩子在里面哭的更加厉害,他可能感受到爸爸在外边,希望能用强烈的哭声把爸爸召唤过来。爸爸还是必须离开。
入园之初老师尽可能地寻找各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看墙壁上的蝴蝶,让他找找蝴蝶都在哪里?树叶是什么颜色?哪里是老虎?这样的方法很有效,不过维持的时间不是太长,他回过神后,还会继续哭。不过利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对他特别奏效。后来发现,他喜欢动手动脑,给他玩套杯的玩具,他特别专注,不停地反复尝试,一个个摆出来,再试着一个个套进去,完不成时还很着急,向老师求助,一旦完成就很有成就感。
入园的前几天爸爸和妈妈也一样的焦虑不安,几乎不到一个小时就打一次电话,有的时候,孩子已经平静下来,爸爸妈妈还是很不放心,有时候中午孩子睡着还打电话,甚至把孩子吵醒了。发现父母这样可能很不利于孩子适应,老师与爸爸很认真地沟通,告诉他父母越是焦虑,也会把这种焦虑传递给孩子,也会使孩子更焦虑。如果要让孩子尽快适应,希望他相信老师能够对付孩子的焦虑,建议他每天早晨送来后不要一直门外徘徊,听着孩子哭,这样不仅自己难过也会加重孩子的的焦虑,频繁打电话不仅影响老师工作,也会很影响孩子情绪。
爸爸妈妈都很配合老师的建议。爸爸第二天开始,就把孩子留下马上转身走开。持续几天后,孩子能很快在老师的引导下转移注意力并平静下来。两周后,他开始逐渐适应,早晨老师接过孩子后,基本上很快就不哭了。父母也从一天几个电话到只打一次电话,后来几乎不再打电话。
大概一个月后,阿卜杜拉基本上已经接受并适应和爸爸早晨分离的过程。老师尝试了一次,让阿卜杜拉跟爸爸再见,他很平静地跟爸爸摆手再见。这个时候老师又一次与爸爸沟通,希望他离开的时候,主动跟孩子说再见,告诉他爸爸要去上班,爸爸还会回来的,这也是让孩子真正接受分离这个现实,让他理解分离后还会再见。经过几次主动说再见,阿卜杜拉也真正克服了分离焦虑,爸爸也每天轻松地离开了。
后来阿卜杜拉每次入园,基本上都很顺利。
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现象,他是个典型克服分离焦虑并成功适应幼儿园的例子。可能每个幼儿的成长环境和性格不同,在克服分离焦虑方面有些不同。但只要家长和老师互相配合,幼儿入园适应也是一个很快的过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