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绘本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

标签:
教育 |
自从接触“绘本教学”以来,我们发现孩子的观察、语言表达、看图讲述等能力都有了较全面的发展。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问题提的好,好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幼儿思维的浪花”。那么,如何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提问呢?
(一)猜想式提问
优秀的绘本作品都配合漂亮的图画,通常学生都会被故事中的图画所吸引,教师可以借机请学生猜想故事中重要的物品等,学生的思维会马上被调动起来,学生会通过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案例:
2、标志“往前走” 8、你能班级里设计一些标志吗,班级里需要一些什么标志呢? 活动中我的每一个问题我都从不同的角度提问,让孩子感兴趣,而且提问都是开放的,让每个孩子都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猜测。 |
(二)开放式提问
小学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提问要讲究开放性。这是一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所学内容的提问。在绘本阅读中,教学的提问要把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为中介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从而体现提问的开放而不封闭,也就是变单一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
案例
在组织学生进行绘本《花园里有什么》的教学过程中,在观察、理解画面一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并提问:“其实春天里有些东西是看不到的。那小男孩可能怎样找到春天呢?” 问题抛下后,金子博马上有了回应,说道:“我猜他会用放大镜去找春天的秘密。”姜瀚昀说:“他还可以用手去摸花园里的花!” “那我们上一次在花园里,你摸到过什么东西?” “我摸到过小草,软软的,痒痒的。” “我摸到过树干,很粗的。”...... 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很活跃,很积极。
活动中,教师提问的开放而不封闭,变单一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让学生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在绘本阅读中。http://s15/mw690/002oNVQPzy6YNBtCXoO2e&690 |
(三)递进式提问
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要重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增强思维活动的密度和深度并形成完整的语言。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由浅入深的提问,不仅开阔学生的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
案例 在三八节到来之际,为了激发学生爱妈妈的情感,我组织孩子们一起阅读了绘本《我妈妈》,临到活动结束时,孩子们都表现出自己很爱自己的妈妈,不断的夸奖自己能干的妈妈。这是由一位小朋友冷不丁地一句话引起了同伴的共鸣:“我喜欢妈妈,不喜欢爸爸!”其他的小朋友听了也不约而同的附和道:我也不喜欢爸爸。看来孩子们没有感受到爸爸对自己的爱,他们的爱爸爸的情感也自然是比较缺乏的,于是,我同样利用绘本《我爸爸》设计了一个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活动中,我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画面。例如在故事的最后,有一张爸爸和宝宝拥抱的画面,正对着一张画面,我提了几个问题: “爸爸和宝贝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拥抱?” 学生说:他们在拥抱,宝宝喜欢爸爸所以要拥抱。 “你和爸爸这样拥抱过吗?拥抱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学生说:我也拥抱过。拥抱的时候很温暖的。 学生说:拥抱的时候很开心的。 “你看,他们脸贴着脸正在说悄悄话呢,宝贝会对爸爸说什么?爸爸又会对宝贝说什么呢?” 学生说:宝贝说:爸爸,我喜欢你!爸爸说:我也喜欢你。
学生说:他们在说:我爱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