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图说话(二十九)

(2013-05-03 11:05:17)
标签:

看图说话

动植物

阅历感悟

一家之言

 

看图说话(二十九)

   

   在我发表的微博中,“看图说话”占了很大比例,而在选择图片时,又是以人物为主。本期看图说话的图片是植物和动物方面题材,而“话”是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感悟说的,只能算是一家之言吧。

这也是花朵,可是有多少人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叫棉花,不过此时的棉花不是鲜花而是果实。那白雪般的绒是棉纤维,是重要的纺织材料。上世纪70年代以前,化学纤维没有出现时棉布可是普通百姓的主要衣服布料。那年月川西平原普遍种植,但面积不大。种棉花事很多,育苗修枝喷药。棉花的花也好看,五颜六色。

 

http://s16/mw690/8309d290gdbc7b4540e0f&690
 

走进菜市场有很多种鲜蘑菇,但它们都不是产自于自然,而是人工培植的。曾经听过这样的歌:“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小竹筐。。。”不知现在有多少人还能经历这样的情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在乡村小学工作,夏秋时节时常能在河堤的朽树兜上拾到野蘑菇,那鲜美的味道是人工培植蘑菇无法比拟的。

 

 

http://s3/mw690/8309d290gdbc7bc3732e2&690


是我儿子在美国拍摄的照片。照片上乳白色的物体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水晶兰”,也有人叫它“幽灵之花”。没有去现场研判,它到底是植物还是菌类?儿子也是这样的疑惑,说它有十几厘米高,除了尖端上一点点的黑斑,通体洁白。不管他是什么,总之是很稀奇之物。 

http://s14/mw690/8309d290gdbca72cbd9bd&690

这是一枚野草,近似于蒲公英,或者它就是蒲公英。在大自然中野草太平常不过了,这枚野草值得一提,在于它的起源和生长的环境。它为何生长于此,为什么还能开花结果?最简单的回答:生命的顽强和人们的爱护。人们可以由此获得启示,既要有随遇而安的适应性,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

 

 http://s9/mw690/8309d290gdbc7c21b8d18&690

这是麦穗。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川西平原也种此庄稼,我们叫大麦。相对于小麦,大麦的芒刺要细长得多,不易脱粒,麦粒裹着一层外衣,很难剥离。冬季播种夏季收割,一般不作粮食,而是作猪饲料。植株和麦穗都与青藏高原的青稞很像,不知是否同一种植物。

http://s2/mw690/8309d290gdbc7c480f481&690

他是谁,是哪家的毛小孩?只知道他是侯姓大家族的小孩,和我们人类是近亲,几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或许还没有他漂亮和机灵。看样子他得到精心照顾,但他那可怜相,显然不自由。他本该属于大自然,在森林里和部落中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他以后的命运有多种可能,最好的是回归自然,最坏的是成为美食。

 

 http://s1/mw690/8309d290gdbc7c8888980&690

 

好可爱的小鸡。现在饲养鸡实行工厂化,谁没有吃过鸡肉可亲自养过鸡的有几人?上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家家户户都养鸡,而且多是自家繁殖。母鸡下蛋到一定时间就会赖抱,此时不再下蛋趴在鸡窝里不动,或者整天咯咯叫唤。让赖抱鸡孵受精的蛋,28天左右就能孵出小鸡。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觅食、嬉闹,挺美的。

http://s8/mw690/8309d290gdbc7d11f2697&690

 

现在很难看到河渠和田畈中自由畅游、觅食的鸭群了,市场上菜鸭几乎都是工厂化生产或圈养出来的。我生长在川西平原,回忆小时候的养鸭生活很惬意。上世纪70年代以前,除了生产队养大群的老鸭小鸭,各家各户也都养鸭。春夏天河渠田野到处都有鸭群自由自在活动,时不时还能在田边地角、河渠草丛拾得鸭蛋。

 

http://s12/mw690/8309d290gdbc7cb7504bb&690


这幅照片的实景中国无法看到,因为我国没有这种动物——蜂鸟。不知道有这种动物的时候,以为只有蜂蝶采食花蜜,看来世界上很多简单的事情我们也并不知晓。据说蜂鸟翅膀扇动的频率大得惊人,鸟儿讨生活也不易。世界真的很奇妙。

 

http://s2/mw690/8309d290gdbc7ecb979e1&690


看了这幅照片你或许会有怜悯之心。鹰的利爪很快就要刺进野兔的躯体,尔后就是被撕裂、被吞食。其实也用不着大惊小怪,更不要杞人忧天,这不过是自然法则——强肉弱食。在生物的食物链中,鹰处于兔的上端,捕食兔就是鹰的生存之道。没有鹰的抑制,大量鼠、兔会对草原植被造成严重破坏,结果兔也难生存。

 http://s4/mw690/8309d290gdbc7d3918fd3&690

   

这是摄影师在俄罗斯拍摄的猫头鹰捕捉田鼠的照片。在若干年前这样的场景我国也很常见,无论山区平原都能见到猫头鹰的身影。听说猫头鹰是不吉利的鸟,或者是其形象怪异,被无情捕杀,更主要是栖息环境遭破坏,现在要看到它的身影太难了。猫头鹰是鼠类的天敌,是生态链条中重要一环,人们应该珍惜它。

 http://s3/mw690/8309d290gdbc7dccde882&690

 北极熊,一听名字就知道它们生活的区域。它们是地球上的精灵,其体态、毛色、毛质简直就是一个绝。北极熊主要以捕食海洋动物为生,而像海豹、白鲸等捕捉起来很难,由此可知它们的生存技能很强。可是随着地球变暖趋势加快,北极熊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的命运堪忧。

 

http://s2/mw690/8309d290gdbc7f22879e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