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前世今生

(2015-01-03 22:08:48)
标签:

艾经纬

房市大衰退

证券市场红周刊

分类: 书籍评论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前世今生

 

【《房市大衰退:33年房市变迁大推演》,艾经纬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10月】

中国房市的来龙去脉应该如何理清,这不仅关系到未来房市的预测准确度,更能够对于普通民众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因为兼具商品和资产性质的房产,不仅应该有着“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基本功能,更是需要引导人们理性认识房产的价格波动,避免陷入投机的怪圈中。而在理论和实践中,各路学者都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可以说这些观点都呈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迫切需要有一份权威数据呈现给读者,让读者能够在变幻莫测的房市风云中找寻一条清晰脉络。而这无疑就是财经作家艾经纬以及他的《房市大衰退:33年房市变迁大推演》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从书籍的标题,不难发现作者希望从横向和纵向比较中解析中国房市变化的原因,从而对未来房市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式。

“房价会暴跌50%吗?”、“房价还有跌多久?”、“城镇化还是房价推手吗?”、“买房还需要抢吗?”、“90后要不要买房?”、“为什么2015年很关键?”这些看似复杂的问题都成为该书提纲挈领需要认真回答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永远是一种最有效的阅读方式,对于该书注定应该遵守这样的法则。正如作者开篇就提出的“莫比乌斯怪圈”一样:房价上涨正是房价上涨的原因。而如何解开这个谜团,需要有剥洋葱的勇气和魄力,因为自圆其说的房市理论已经在房价刚性下显得苍白无力。无论人们期待的“房市拐点”还是“房产泡沫”,这些符合经济规律的法则在中国却遭遇了瓶颈,而这看似不正常的现状其实隐藏着正常的规律,其前提就是纵观中国房市33年以来的变迁轨迹,从中找寻出未来可能的走势。

财经推演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坚固的理论框架上,作者对中国房市的推演也是从“中国房市供需大剪刀”、“33年房市价格与周期”和“房地产泡沫上的十根稻草”三个维度上进行。在此基础上,以供需分析为基本出发点,将中国房市的前世今生都进行了系统剖析,而围绕着在中国房市之上的“十根稻草”,作者更是提出了这个“刚性泡沫”也终究逃脱不了破灭的危险。只是中国房市之所以坚挺如故,其根源就在于这“十根稻草”在苦苦支撑的结果,而像鄂尔多斯这样的城市“鬼城”的不断出现,也正在证实了作者对未来的预测:泡沫终究是泡沫,其无论如何挣扎也都摆脱不了破灭的命运。

房市变迁离不开数据的支撑,而大数据时代也面临着更多更大挑战。任何信息的遗漏可能将结果的推演出现“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而该书中,作者不仅运用了强大的Wind资讯和同花顺数据,得以系统掌握中国房地产的大数据;而作者曾经在第一财经日报《财商》的策划经历,也让其能够在200多个封面专题中快速搜索数据资料。另外,作者项目化地研究了人口结构、保障房变迁、经济变迁和泡沫病理学等。这些都从数据基础和结构上增添了该书的理论构架以及可读性。不仅以数据为支撑,更是采取了图表呈现的形式,为该书带来更多视觉上的冲击,有着一目了然的效果,同时也更方便读者揭开房市变迁最后的面纱。

理论的归理论,现实的归现实。作为对中国房市预测的书籍到底能否被读者接受,也正如作者所言“要交给市场”去检验。但是,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分析基础、以三大维度为框架的独特框架、以图表形式展现房市变迁的真实性、将专业术语尽量变得可读,这些努力都不难看出作者的付出和努力。而更为重要的是,房市的变迁不仅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更是我们凡夫俗子需要关心的事情。而这样的一本书无疑会给我们每个人在房市决策上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因为揭开房市神秘面纱之后将会看到房市的真面貌。(文/王传言)

注:该书评已经刊发1月3日《证券市场红周刊》。

连接: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20150103/133621215927.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