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亦柔情

标签:
书评 |
【《才子佳人多不贱》,魏邦良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9】
对于往事,人们总是有一种莫名伤怀。因为往事已经不再,更因为往事有太多杜撰,也就增添了其中唯美的成分。而正因为如此,对于往事描述的书籍也多如牛毛。魏邦良的这本《才子佳人都不贱》却是一本独辟蹊径之书,它聚焦于民国往事,但又将着眼点放在那些才子佳人身上,让人们在阅读中感知的并非仅仅是往事,而是一种温情再现,是对于民国往事的回味,更是对自己境况的反思。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如果套用在这本书上应该更为贴切,因为我们从中能够感知到更多的柔情,更多的民国往事,以及从这样才子佳人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
在具体的阐述上,作者从民国交游、民国婚恋和民国苦学三个部分进行,将民国往事的侧面呈现给读者,尤其是通过一个接着一个的“才子”和“佳人”形象展示那样一个让人神往的时代。在这些“才子”中,人们不可能不记得胡适,也不能不记得徐志摩;在这些“佳人”中,人们同样不能不记得林徽因、陆小曼、苏雪林。而作者的论事并非仅仅就事论事,因为这样的文字太多太多。而是选择了一个视角,通过一件事来展示当时人们对于交友、对于婚恋、对于求学的态度。
尽管,民国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一个并不遥远的时代。但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我们总是存在一种隔膜,而正是这样的一种隔膜也就有了一种朦胧的美感。如何触摸到那些民国才子佳人的音容笑貌,往往成为很多作者尝试的努力方向,但并非能够成功。只是,在魏邦良的笔下,我们再次看到了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的身影,在他们身上,有着对于学术的执着,比如陈寅恪;有着对于爱情的追求,比如萧红;也有着对于传统的恪守,比如胡适;也有着对于历史的敬畏,比如许倬云,正是这样的“才子”和“佳人”才共同构成了民国往事群星闪耀。
才子佳人亦柔情,这是对全书最好的诠释,也是对民国往事最好的概括。当我们看到民国往事中那些曾经闪耀的人物和事迹的时候,并非仅仅当作过眼云烟,而应该反思当下的我们自己的生活状态。尽管,我们不能像他们那样风花雪月,但总是有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去追求,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豪迈。(王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