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子请柬是道没有人情味的工业菜

(2014-07-24 08:10:20)
标签:

佛学

“一个短信就通知去参加婚礼,没去成还是我的不对了!”近日,网友“搞错没得哟”在重庆某论坛发帖称,朋友结婚只给自己发了短信。帖子发布后,吸引了7000多次点击,并迅速引发网友热议。手机短信代替结婚请柬,甚至在QQ上、微信里吼一声,就当通知大家参加婚礼了,这究竟是方便了新人,还是怠慢了宾客?(723日《重庆商报》)

结婚是人生大事,而现代社会的进步也让结婚变得更为多元化。以结婚请柬为例,人们可以选择传统的递送请柬的方式,也可以采取电子化请柬的方式,更有的简单化为一个电话或者短信。其实,递送请柬的环节理应属于婚礼本身的组成部分,这是延续下来的传统。当然,如今人们更习惯将这样的请柬称之为“红色炸弹”,因为接收到的人都需要付出红包来交换。而电子化的形式无疑更是加剧了“红色炸弹”的意味,不仅如此更是丢失了人情味。

电子请柬,很多年轻人会这样选择,不仅方便也不造成浪费,更是能够传递到世界各个地方。不过,我们也应该清晰看到这种电子化背后传统文化的渐行渐远。请柬亲自递送到对方的手中,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诚意的表达,是从内心深处希望对方能够来参加自己的婚礼。所以,才亲自递送上请柬。如果仅仅是为了获取红包,那就可以直接采取电子化的形式,仅仅是通知别人一下结婚的时间罢了。如此以来,传统意义上的人情味就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金钱的往来,而这也并非婚礼本身的要义。

当然,时代总是在进步,尤其是天各一方的人们,对于亲自递送请柬不现实。但也不妨先电话告知,然后邮寄过去,这样才能表达郑重的诚意。自然,更是对于人们之间人情味的延续。即使特别好的朋友,如果嘴上不说什么,在仅仅收到一个电话或者短信的时候就要赴宴,心中也必然会有着一个小小的疙瘩。这个疙瘩就是人情味的泯灭。选择什么样子的请柬自然是当事人的选择,也是一种自由表达。但在传统和现代的交织中,我们还是需要留下一点人情味来回味。(王传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