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裸晒者”提裤考验公共管理智慧
(2014-05-06 08:22:00)
标签:
杂谈 |
5月3日,五一假期最后一天,在海南三亚大东海被禁止裸晒裸泳的海滩,又出现了个别裸晒者偷偷脱裤现象。4日,三亚警方不但加大现场发放《关于禁止在公共场所裸泳、裸晒的公告》力度,还在被禁止裸晒、裸泳的海滩上安装监控摄像头和喇叭,以对裸泳、裸晒者进行取证和劝阻。(5月5日 人民网)
三亚“裸晒”表面上看似乎已经成为顽疾和毒瘤,不仅屡禁不止,更是成了执法者和裸晒者猫捉老鼠的游戏。从执法者的角度看,让裸晒行为减少是出于公共秩序的考虑,也符合公共场所的公序良俗。但是,如果不对这些人进行具体深入分析,仅仅是通过简单而粗暴的行为的话,显然有些突兀。因为公共管理上,执法者和被执法者表面上看存在着矛盾冲突,实际上,解决矛盾冲突的方式并非一定需要冲突,有的时候春风化雨般的解决思路更值得推荐。所以,让“裸晒者”提上裤子,这考验着公共管理的智慧。
面对“裸晒”,第一件事必须搞清楚人们为何在那里裸晒。根据媒体披露,三亚大东海海滩的裸泳裸晒者,绝大部分人是银屑病病人,银屑病是这个群体的共同疾病。在医学上,银屑病是皮肤病中的一种,该病病因不明,无从根治只能缓解,适当日晒能缓解该病恶化以及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银屑病患者如此描述他们的症状:干燥后皮肤会撕裂流血,隐私部位长时间不晒,寸步难行,这是“不死的癌症”。而在反观三亚执法者面对这个群体的时候多数没有关注这样的事实背后的真相。可以说,如果真的是银屑病人在裸晒的话,就不应该简单而粗暴进行禁止了事。因为一旦禁止,还会再次出现。
在公共管理的世界里,采取疏导的方式远远比采取禁止的方式要好很多。对于裸晒的治理也应该如此。假如真的是银屑病人在裸晒,公共管理就必须想方设法能够为这些人寻找到能够允许裸晒的特殊区域,帮助这些人度过那些见不得人的瞬间。在这样的特殊区域内,可以开辟一片相对封闭的空间,让这些病人裸晒,减少病痛。同时,由于空间的相对封闭,对于公共场所也并不造成风化问题。而这恰恰是公共管理智慧的集中表现,是一种疏导的方式,而并非简单的禁止的方式。
当然,在进行对裸晒者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如果没有银屑病,只是在那里裸晒,这就需要明令禁止,通过道德规劝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要求进行约束。不难看出,三亚“裸晒”从表面上看是一个顽疾,但从深层次看却是对公共管理智慧的考验。没有银屑病的人不能裸晒,有银屑病的人需要裸晒。只有区别对待,而不是“一刀切”,才能让执法者的人性化充分显示出来,也能够尽快让“裸晒者”提上裤子。(王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