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互联网金融把把脉

标签:
杂谈 |
文/王传言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马云的这句话曾让整个传统银行界为之震动,对阿里人来说,更深刻的变革永远是正在发生,正如其推出的余额宝一下子就带来了一场连接互联网与金融的跨界营销革命一样,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未来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进行成为一个现实又迫切的问题,摆在新金融时代的十字路口上。而姚文平的这本《互联网金融》无疑可以称之为应运而生。对于余额宝争议的风口浪尖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其实就是对待互联网金融的一种国家监管的态度,“牵一发而动全身”也是对互联金融的最佳形容,如果政府总是从“利益”的角度分析问题,那么互联网金融的道路就会蒙上一层阴影,而以“市场”的角度分析就会获得柳暗花明的一面。
互联网金融贵在实践,而本书的作者姚文平就是这场金融大潮的实践者和观察者,作为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保险、互联网融资、互联网销售平台、互联网证券、互联网理财以及互联网金融未来的角度,全面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突破性进展,对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系统化梳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记录、分析超过100个企业案例及9个细分领域的典型特征及趋势,深入分析了极具价值的商业模式,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可以说,这已经将互联网金融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而未来的新金融时代注定是离不开互联网的。
在网络时代,有效的信息、人性化的渠道以及现实的信任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历史的原因,在这些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凭借这些优势,银行可以把自己的信任媒介、支付媒介、渠道媒介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另一方面,网络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就存在于现实世界,网络越发达,特别是第三方支付越发达,相当于助力银行的支付、媒介的职能,从现实世界延伸到网络世界的各个角落,因为他们最终还是银行的客户,他们还是要把钱存放在银行。而这样的关系构架无疑就是最佳的模式,因为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存在主要根基在于“双赢”模式之上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