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生命一个出口

(2013-10-07 12:53:31)
标签:

娱乐

分类: 影视评论

给生命一个出口

能够吸引你看完的电影,至少在你眼中就是好电影。观看电影可以不必顾及别人的说辞与推荐,只按照内心的想法去直观观看。《杀戒》进入眼帘并观看完毕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如此,仅仅是因为电影频道的播出,恰好被我遇到。如此简单的过程,仅此而已的经历,当凌晨两点的时候还在静静观看的时刻,应该是电影的情节捕捉到你心灵深处的驿动。

这部电影的叙述方式总是回忆方式,倒叙的形式让人感觉并不适应,但总能够将故事衔接清晰。刘烨饰演的文艺青年,后来到了配种站工作,在那里与小城内的钢琴女神江月娥偶尔相遇并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他们相遇的时刻属于一见钟情,但复杂的关系中在闪婚之后却因为阶层之间的差距将两者割裂开来。其实,这样的情结无论是现实中还是故事内都不乏例子,《大鸿米店》《中国式结婚》《人生》讲述的都是这样的故事,阶层与阶层之间的差距总是难以弥补的痛。刘烨饰演的肖立昆不仅来自农村,还是一个杀猪世家,他从小目睹杀猪的过程,埋下的不仅是记忆更是人生的阴影,挥之不去的生与死的撕裂。

而江月娥却恰恰是学校里的校花,追求的人很多,出身城市之内。差距其实从一开始就埋下隐患,更为今后的争端做好了伏笔。江月娥回肖立昆老家摆喜酒,不欢而散;她看不懂农村人的逻辑,越来越觉得眼前的男人是一个粗俗的人。于是,出轨就上演了。但直到这里,电影还是陷入一种平铺直叙的无奈中,没有任何曲折,也都符合人们的常理思路。假如按照这样的逻辑发展下去,这部电影无疑将是失败的。因为电影的出奇制胜不在于平铺直叙讲道理,而在于在不经意之间的悬念,让人们自己去思考更多的问题,解析出更多的可能,这是一部好电影的标准,也一直是我观看电影的标准。

转机发生在孩子身上,即他们的孩子出生之后的世界里。肖立昆一直将孩子视作自己的骨肉且倍加珍惜,因为他没有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方式,除了孩子。而江月娥更是知道这其中的秘密,只是到最后才最终说出口。他们对于孩子的争夺显得粗糙而拙劣,但都是作为父母的一种较劲的方式。肖立昆的争夺是为了证明自己,江月娥的争夺是为了尽到母亲的责任。但是,这样的争夺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无尽的伤口,多少次的场景中,孩子苦苦规劝他们俩停止争吵,多少次的打斗中是孩子在从中做着一种缓冲。最终的结果不言而喻,那就是孩子并非肖立昆亲生,而是江月娥和前男友的孩子。从此,肖立昆陷入了恍惚之中,他不仅是难以相信这样的现实,更是对自身的一种否定。

报复的戏码随时上演,一场噩梦之后,肖立昆提着屠刀向江月娥家走去。大雨之中,玻璃内外却形成两个世界,窗户里面温馨的画面立刻将他的杀意消解。人性总是向善的,我想这应该是导演的安排,当他看到窗户内那一幕的时候,曾经的一幕幕也开始浮现在眼前。当他决定不再拿起屠刀的时刻,生命获得了重生。对于主题而言,杀戒就是将杀戒掉,这对于肖立昆的父亲来说,杀猪已经不可能戒掉,因为这是吃饭的家伙,而对于他本身而言,那种杀机却可以消除掉,这就是回应主题的点睛之处。

在电影中,肖立昆在马匹配种站的工作以及细枝末节的篇幅看似没有意义属于陪衬,但细细观察就可以窥见导演的用意所在。因为谜底在最后才解开,配种站的工作又无不与亲生与否的关系密切相连,所以说,与其将配种站的篇幅看作是一种陪衬不如说是一种映衬,是将最终孩子不是亲生的现实结果引导出来的铺垫,当观众们觉得这样的设计繁琐不堪的时候就会懂得其中的用意颇深。所谓匠心独具,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吧。在人们不经意的过程中,能够看到细节上的关联,这就是导演的功底所在。

当然,任何一部电影都会有瑕疵。在《杀戒》中,刘烨饰演的肖立昆和倪妮饰演的江月娥的身份塑造上,如果为了最终的主题是生的话,其实毫无意义设定一种阶层和阶层之间的差距。因为出轨的原因并非仅仅因为差距,用肖立昆的话说“我的基因就是杀猪的”,从人性上说,出轨的原因其实是价值观念的不同的结果,阶层与阶层之间也可以有价值观念的一致。所以,不明白导演如此设计的理由,如果再深究的话,可能就是越多的破绽。不如就此打住,让这样一部给生命寻找一个出口的片子走近大众的心里。(文/王传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