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将原本已经拆除的建筑进行复建,这到底是后悔还是知错就改呢?对于这样的一个公共建筑而言,济南老火车站已经成为人们的历史记忆。复建老火车的最终结果无疑就是两个且都是负面的,那就是涮了民意,同时又赔上公信力。对于老火车为什么拆除,为何当初不顾民众的反对一意孤行?对于复建老火车站到底有没有再次倾听群众的意见呢?难道这样的错误要一错再错吗?所以,对于复建济南老火车站一定要谨慎行事,否则,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这样的两个,且都是对自己不利的结果。
对于济南老火车站,这是一个始建于1904年建筑,属于日耳曼建筑风格且是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么,在1992年的扩建中为什么能够拆除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疑问。因为这样的疑问不仅关系到过去更关系到未来,关系到过去就是为何将属于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拆除?这样的方案到底是如何通过的?这个过程中到底有没有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如果这一连串的疑问能够顺利而完满回答上来的话,可以说,对于过去的历史就有了一个交代。但是,这样的问题到底谁能回答上来呢?对于未来,如果这样的问题不能回答,还会继续踏上重复错误的过程。
假如不去顾及过去的错误,认为复建火车站可以恢复原汁原味的老火车站。不过,疑问又会随之而来,那就是,济南老火车站的原址已经破坏,建筑材料与工艺也发生了变化,图纸现在尚且没有找到,建筑风格并不是哥特式建筑,而是日耳曼风格,怎么可能恢复得原汁原味呢?复建的建筑无论如何已经难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即使可以也只是一种模仿,没有任何历史价值存在。除了它表明这就是一个历史的耻辱柱,表明曾经为了火车站的扩建而拆除,后来又偶发奇想复建了。所以,这样的一个复建的济南老火车站没有任何意义存在。
透过这样的一个公共决策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这样的一个轮廓,那就是在公共政策的决定之前没有充分听取民意,一意孤行导致了错误,在错误的基础上仍旧不听取民意,继续一错再错。最终,从一个是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老火车站到一个复建的不伦不类的现代建筑,一个山寨版的复原火车站。在这个过程,民意一次又一次缺失,公共部门的公信力也随着一次一次丧失。对于济南老火车站的被拆除,当初为何没有问责,如今在这样的基础上又开始邀功,岂不是一则很好的笑话吗?一则将民意涮来涮去,又将公信力不断丢失的笑话。
后一篇:该如何解读首席女法医辞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