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殊考生的大学梦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2013-06-29 08:33:54)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时评

因为高考时抱起生病的女同学去急救,四川宜宾一中学生黄子恒被誉为“最美考生”。记者近日从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了解到,该学院已经向黄子恒伸出橄榄枝,希望破格录取他。黄子恒接受采访时表示,想找一个好一点的师范院校,最好是教育专业。(626日《北京晚报》)

黄子恒被誉为最美考生,但高考的成绩却只有290分,如何梦圆大学是一个难题。尽管,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已经有意录取,但黄子恒却有些犹豫,因为父亲去世,只有母亲陪伴的他希望能够在四川省内就读。那么,他的梦到底能不能实现?牵挂着所有人的心,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一颗最美的心灵,在危难的时刻毫无怨言上前帮助别人的举动,在人生的考卷上已经留下了完美的答案,这样的特殊考生理应该受到社会的救助,受到大学绿色通道的青睐,让他梦圆大学,实现自己的梦幻,也是为中国梦的实现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了黄子恒作为“最美考生”外,同样是四川考生的陈超以612分的成绩,高于重点本科50分,但他所面临的却是从小就被诊断为脑瘫的难题,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他到底能不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也是一个疑问。而同样作为特殊考生的这群人到底能不能顺利被大学接受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宽容度。尽管,每年的大学在录取的过程中都会录取一些身体残疾或者智力有缺陷或者见义勇为的学生,但这都属于破格录取的范畴,很少形成一个长效机制,来弥补这样的如何录取特殊学生的空白。也最终导致出现一例,解决一例的难题,其实这就是中国高校录取制度上比较薄弱的环节。

一般来说,分数面前一律平等是高考录取的基本原则。但在各个省份以及省份内部各个城市之间被人为划分的分数已经出现不平等的现象,再者,各地都会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考生,尤其是像黄子恒和陈超这样考生,到底收还是不收都考验着每一个高校和高校的招录制度。如果,严格按照分数的原则,黄子恒的290分肯定不能被录取,但在他身上有我们发现稀缺的品质,也正是这个社会缺乏的,这样的品质有着人性的光辉和榜样。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制度下都没有理由拒绝这样的学生。尽管,进入高校之后,如何发展都是未明了的,但至少应该给这些特殊的考生一个机会,让他们去圆自己的大学梦。

任何一所高校在这样的时刻录取这样的特殊学生如果显得特别就说明缺乏这样的机制。当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向黄子恒抛出橄榄枝的时候,人们都会觉得这是作秀的成分。这样的感觉本身就说明了在录取机制上的匮乏,当一个国家的高校录取机制本身就有着对这样的特殊考生敞开的时候,都对这样的特殊考生有着固有的机制的时候,人们对此不再大惊小怪的时候。那么,就到了一个文明程度递进的程度,因为这些特殊考生的大学梦本身就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文王传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