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为期4天的面试过程中,一考生称拾获了从考官口袋里掉出来的考生照片,因此安徽省直监狱系统录用人员面试被曝存在黑幕。本报记者独家联系到拾获照片的考生了解到,6月22日下午,其拾获照片的地点位于安徽公务员面试省直考点安徽工商管理学院第十考场门口,当时一名考官走出考场去往卫生间,其夹带的考生照片从口袋中掉落。(6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如果不是这位面试官的不经意,可能这这种面试黑幕还蒙在鼓里。公务员面试的过程到底充满那些蹊跷和规则,到底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乃是一个致命的疑问。当然,目前为止,涉及事件的官方并没有给出回应,即事情到底属实与否尚存疑。但是,一个疑问禁不住上来,那就是,在面试官的口袋里到底出了考生的照片还有什么呢?按理说,面试官的口袋应该和面试者的口袋一样,应该被清理干净。但是,现实中这样的环节被忽视掉了,即如何保证面试官的口袋是干净的?
在公务员的面试过程中,占据的比例甚高。但是,这样的高比例无不是属于主观的因素。在客观试题通过之后,在第二轮的面试环节中,各种蠢蠢欲动的暗箱操作随之而来。托关系,找人,送礼,都会一起上阵。在中国是一个人情的社会,礼尚往来是一个好的礼仪之邦。但是,规则和程序的建立需要制度的规范,公务员的招录制度从无到有已经迈出了积极的一步,这一点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如何想着公开、公正、公平迈进无疑还需要各种制度的规制,简而言之,没有限制的权力都会倾向于膨胀,没有约束的制度都会倾向于涣散。
这次,从面试官的口袋里掉出来的是考生的照片,上面详细写着考生的职位和编号。意思很明显,是将这些考生纳入其中的潜台词。如此黑幕和不公,对于那些没有关系的人,没有背景的人就是一种无形的伤害。而最大的不公平的结果在于堵住了阶层之间流动的机制,形成阶层之间的凝固化。当然,杜绝黑幕的最好方式就是透明化运作,在面试公务员的过程中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现场直播,让所有的主人关注即将成为自己公仆的那些人本来面目,同时也能够真正杜绝此过程中的黑幕。但是,现场直播的方式几乎没有任何市场,也由此可见改革的难度之大。
面试官有的是生杀予夺的权力,给哪一个考生的分数直接决定着考生的命运,而其口袋里装着的东西却成为了法宝。这些东西,无论是照片还是别的纸条都是来自领导的指示,这些指示和照片对于面试的过程形成无形的压力,将公平破坏殆尽,也将阶层之间的流动堵上。其实,面试官的口袋里原本就应该和考生一样,什么都不能带,这样才能保证清正公平。再者,如果可能进行直播,将整个过程晾晒在公众的视野之下。如此才能将整个公务员面试过程变得干净!(文■王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