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报头”不是领导意志的“自留地”

(2013-04-28 22:45:03)

“报头”不是领导意志的“自留地”

细心的老读者最近发现,这个看了几十年的《衡阳日报》好像与从前有点不一样。《衡阳日报》沿用了数十年的报头,在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里,居然三次“变脸”。作为衡阳市委机关报的《衡阳日报》竟会如此“反复无常”的,这让很多市民读者不解。( 428 新华网)

“报头”53次变脸,作为党报的《衡阳日报》到底是一份公共报纸还是领导意志的“自留地”?因为“变脸”的背后是衡阳市委书记的更迭。其实《衡阳日报》创刊于19491016,作为一个地方党政机关报,自19835月衡阳地市合并后,历经9任市委书记。如果每次市委书记的更迭都会迎来报纸的“换脸”的话让广大的群众情何以堪,因为一份报纸尽管是机关报,但仍需需要历史的积淀和延续性,每一次的“报头”更换和内容调整也会突出报纸的最新发展,同样会给阅读者带来全新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唯领导意志变迁的“自留地”。

让我们来详细看看本次《衡阳日报》的“报头”变化:从419日起,《衡阳日报》的报头题字换成了一个略显厚重的“毛体”草行体,这个改变仅仅维持了三天;422,《衡阳日报》的报头题字又再一次被调换,厚重的“毛体”被清秀的一个行草体所代替,这次的改变仅维持了一天;423,《衡阳日报》的报头题字再次被更换。这次被更换的报头题字则是419的那个“毛体”草行体。改来改去,又回归了本真,无疑就是领导意志在背后的翻云覆雨,反复无常的变化最容易让人联想到公共政策的稳定性,报纸可以变来变去,若摊上公共政策话,如此无常岂不是让群众遭殃?

“报头”的更换到底需要经过哪种程序,仅仅是报社的事情还是领导脑瓜一热的产品?这个问题需要追问。《衡阳日报》是衡阳市委机关报,但不是衡阳市委书记的个人小报,更不是市委书记的博客园地,可以随意更换模板。从市委书记的领导意志到报社的贯彻执行,在短短的不到一周内的时间里竟然频繁更换了3次之多,可见,领导意志和报社沆瀣一气,将阅读的群众当成了没有意志的空气。市委书记不去关注更大的民生问题,聚焦在这样“报头”上做文章多少有点舍本逐末的架势和不务正业的嫌疑。不过,这背后的猫腻和黑锅可能都会被报社一揽子摊过去,当成这次“换脸”事件的替罪羊。

报纸和公共政策一样,都需要延续性和稳定性,不能因为领导的更迭和变化就随意改变。同样,对于市委书记来说,应该关注该关注的,将更多的自主权交给报社去,让报社的归报社,市委书记的归市委书记。这才是能够杜绝市委机关报纸随意变化的根本之所在。因为报纸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是一个地方的一张面孔,如果这个面孔天天变化,人们的感觉必定不舒服。(文■王传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