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递与隐私两全不能永远无解

(2013-03-30 16:29:3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喜欢网购的女歌手付丽被误认为很有钱而在家中惨遭杀害。离职快递员张昆鹏冒充送货骗开了她的门,在遭到反抗后将其杀害。记者昨天获悉,市二中院一审以抢劫罪判处张昆鹏死刑,并赔偿付丽父母3.5万余元。( 330日《北京晨报》)

快递员被判处死刑远非终点,如果这个快递员没有杀死女歌手而采用泄露隐私的形式到底应该怎么办?快递的速度是需要的,公民的隐私也是需要,这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调和的可能?这无疑是摆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物流业面前的一个问题。现实中,物流业的高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快递员加入;而如何加强快递员的职业道德便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目前,快递员采用短信的形式,知道了购买者的地址和电话,这样的隐私理应得到保护,如果泄露如何惩罚,都是需要细节拷问的部分。

可以说,女歌手付丽的悲剧并非孤立的。曾经出现过多起快递员入室抢劫或者杀人的案件。如果仅仅从单一的刑事案件来看,没有特殊的部分。但是从整个物流行业看,问题就显示出来。是快递员的素质支撑着整个物流业的发展和强大,如果没有他们素质的提升便没有整个物流业的增长。在这个关节点上,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经在《对话》中提出,在未来需要给出几百亿的资金建设物流业,其意思不是别的而是需要补贴快递员的形式增加快递员的福利水平,从而从整体上稳固物流业的发展。不过另外一个问题也将浮出水面,那就是福利的提升到底能否直接指向隐私的保护。

可以说,对于公民隐私的保护问题应该从邮政快递业务就开始了。在邮政系统内,无论是信件的传递还是快递的传达都需要知道地址和电话,在这些内容中邮递员到底是如何保障隐私的值得思考。不过,这个问题在何建军导演的电影《邮差》中也有着描述,冯远征饰演的邮差由于偷窥人家的信件不由得喜欢上了这种生活方式,一发而不可收拾。由此导致了很多悲剧的出现。这是一个电影的表达方式。同时在宪法中也规定了私自拆看别人的信件是违法行为,但是,对于收集快递上的信息应该如何都没有详细的规定。

对于快递事业的速度是我们需要的,对于隐私的保护同样是我们需要的。两双的方式除了增强快递员的素质,增加其福利水平。对于法律保护快递信息的内容也应该有所体现。只有让快递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体会到这种收集地址行为是错误的便可以。破解这样的两全困境,当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但是付丽的悲剧已经不能重演,因为我们两者都需要,所以不得不有所思考。(文■王传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