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新闻”是泼向公信力的一盆凉水
(2013-01-27 07:55:14)
标签:
烂尾新闻杨达才 |
分类: 时事评论 |
2013年已经过了近一个月。对于去年一些曾经引发全国关注的热点事件,在官方承诺彻查、整改后,如今有何进展,是否已经石沉大海?23日,记者经追访了解到,这些事件有的宣布将公布结果,有的称仍在调查中,而有的则再无音讯。( 1月27日 中广网)
几乎每年的年终盘点,都会有无数的“烂尾新闻”上榜。在2012年的上榜中,杨达才“表哥”的调查、县委书记女儿“吃空饷”、蓟县大火、哈尔滨大桥事故等都成为名噪一时的“烂尾新闻”。极其相似的是,这些“烂尾新闻”们都是“正在调查”中,然而这样的现实不得不让人心生疑惑,所谓的“调查”遥遥无期,所谓的“回复”支支吾吾,对于政府的公信力来说就是一盆子凉水倾泻而下,将整个公信力的天平给打翻,让人们不再相信所谓的“回复”和“调查”。
任何公众事件的出现,其来龙去脉,其是非曲直,都是公众们所希望知晓的,而那些关于贪污腐败的事件更是公众们希冀从中窥见政府廉洁吏治的一面镜子,从中,公众可以通晓整个惩治腐败的环境、法治令行禁止的程度。公众们希望的无他,只是事件的真实原因、真正调查结果,还原事实的真相,如此简单也仅此而已。
当“烂尾新闻”层出不穷的间隙里,所谓的真实原因渐渐走远,所谓的是非曲直被掩盖,换之以的将是官方的所谓的“正在调查”和“积极回应”中。无疑,这些都将成为最具官话套话的范畴,让公众对官方的回应不敢相信其真实。这样的结果,也是对于公众监督的一种倒退,对于监督的形式和监督的推进力无疑造成沉重的打击,人们顿时觉得监督还不如不监督,质疑还不如不质疑,这样的结果也成为公民社会后退的标志。
总而言之,每年的“烂尾新闻”就是泼向政府公信力的一盆凉水,在这盆凉水之后,公众们的监督信心大打折扣,对于政府处理公众事件的能力质疑无限,对于监督能力的实现毫无勇气和力量,对于社会公共事件的关心程度大大降低。这样的结果都是“烂尾新闻”造成的,也需要政府来负责。(文■王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