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钢肾”载不动底层患病许多愁
(2013-01-12 15:42:24)
标签:
钢的肾胡颂文扬子晚报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昨天,南通人胡颂文自制“钢的肾”维持生命13年的故事成为了微博热议的话题。自制“钢的肾”减少透析成本,甚至还“科普”给其他患者,胡颂文奇迹般的13年透析生活除了令人匪夷所思之外,更多的还有些心酸。但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孙伟告诉记者,重复使用透析器,自制“钢的肾”容易产生操作不规范、感染等一系列问题,胡颂文的做法不可效仿。( 1月12日《扬子晚报》)
自制“钢肾”不胫而走着实让人心酸,在这背后折射出低收入人群“病不起”的矛盾,同时也折射出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现实困境。从胡颂文的个人例子来看,他之所以自制如此透析的设备,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省成本,继续活下去,而他也基本实现也这样的愿望,推迟了长达13年之久的岁月。我们无益于像专业的医生那样去苛责他的行为,在生命的面前,人人都有存活下去的抗争和希望,但是并非所有人的会获得这样的机会。谁敢保证,胡颂文在13年之后会面临何种窘境呢?
从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成本看,按照江苏省物价局的核准,每次是400元,每周3次就需要1200元,每月就要万余元的花费,如此成本对于那些没有被医疗体系覆盖的人群来说无疑就是一场梦魇。在难以承担高额费用的时刻,唯有自己想出“奇招”,聊以度日,胡颂文是成功的,但更多的人选择了等待死亡的到来。因为他们不仅承担不起如此昂贵的透析费用,更不会自制“钢肾”。而当胡颂文成为微博热议话题的时候,必然会有无数相似的人来讨要制作的方法,这种民间的工艺的流传无疑是对中国医疗制度的最好讽刺。
胡颂文自制的钢肾透析单次的成本可以降低到10元。再加上近年来大幅降低的输血器、皮管的费用,总共算下来,一次自助透析的费用不到60元,仅为在医院做血透的八分之一。一个月需做13次血透,总共算下来也不到一千元。如此成本的降低可谓人们的福音,但是,当我们需要依靠这样的民间智慧去推动中国医疗事业进步的话,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哀,当我们号称GDP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当我们号称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群超过90%的时候,瞬间倒塌的就是公信力,这些数字符号在百姓们的眼中也毫无现实意义。
医生的说法,从专业的角度说,未可厚非。自制“钢肾”不仅容易感染,而且不易效仿,这些都是对的。然而,在专业和现实之间,在死亡和求生之间,人们或者没有想到如此多的专业因素,他们的观念质朴而简单,那就是能够通过可以承担的医疗费用让自己活下去,当他们不能承担正规医疗机构的费用的时候,只有走民间的路线,他们别无选择,难道要在那里静静等死吗?所以说,“钢肾”的出现无疑是心酸无限的,它折射出底层收入的人们连生病被救治的机会都丧失掉了。(文■王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