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国
(2012-12-08 17:01:35)
标签:
莫言高密诺贝尔文学奖高行健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文□王传言
在车上颠簸着看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内容,朴实无华的文字里充满了故事的因子,脉络明晰的逻辑讲述了自己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的来来去去。他无疑是成功的,作为一个小说家做到了将自己的故事和别人的故事用文字的形式传递给外界,塑造了他自己的也只有属于他自己的国,实属难能可贵,但纵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他仍然不是一个不可攀登的高峰,毕竟,文学的价值评价不是由诺贝尔文学奖界定的。
我的阅读世界里并没有莫言的内容,不知这是不是一个遗憾。当2002年的我风尘仆仆地赶到北京去见女友的时候,第一次得知莫言的名字,那时,女友正在看他的《檀香刑》。不知何故,对于这些还活着的人的书总是提不起兴趣来,以至于在大学本科的岁月里看的都是已故人的书,总觉得死去的人才可以评价,才能够在盖棺定论之后沉淀下所有的东西,活着的人随时都可能将之前的反案。所以,当透过他获奖的感言之后,在而立之年的尾巴上,才感受到作家活着的时候,他们的书也是要看,只要你觉得好看即可。
在他的演讲中,充满更多的是对于故乡的爱与恨,对于二十多年乡村生活的珍惜,高密东北乡,这个无数次出现在他的小说中的地方也开始蜚声海内外。对于农村生活的体验成为其创作的源泉,而那些经历的形形色色的故事也成为其小说中的素材,这些生活的来源不能不说是弥足珍贵的,即任何人的生活都是一条单行线的轨迹,一旦经历便不能重复而过,所以,有的人经历的丰富并不能成为别人的资本去炫耀,所以,莫言经受的那种疾苦现代的人是难以再次经历到,而这种源泉性的资源成为其写作的素材也只有他能够写出这样的故事,因为只有他有这样的素材。
年幼的时刻,他饱受同学们的讥讽,原因是他的长相不好。当母亲的出现,他便顿然没有了这样的疑虑,母亲的伟大在宽容隐忍,于是便有了后来的《丰乳肥臀》中的原型。性格乖戾的孩子多是受到家长的训斥的结果,如果没有一个宽厚仁慈的母亲角色,孩子的性格养成上估计是难以成型的。莫言在演讲中多次提及自己的母亲,尽管,母亲是卑微的,但教育的手法却是有效的,那种从内心出发的善意的表达充满着莫言的整个演讲中,他的丑陋被别人讥笑,母亲便教育其作出美丽的事情,心灵之美便成为真正的美丽。
莫言在2007年4月到过独墅湖畔,在那里讲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讲座中他是一个善于表达自己的人,这与他的名字真的是一种讽刺。那次,他同样也讲到故乡对于一个作家的重要性,对于创作本身就是一个从故乡不断汲取资源的过程。没有想到的是,五年之后,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问鼎此奖项的第一个中国国籍的人(2000年的高行健是法籍华人),他的长相真的不好,但是语言又不能不说是娴熟的,这可能就是他的国吧,只是没有阅读他的书籍,也对其作品没有可以评价的依据,妄下雌黄总是有扯淡嫌疑。
讲故事的人,莫言就是一个完全的讲故事的人,会讲故事的人有表达的欲望,且孜孜以求且锲而不舍,终于成就这样的人。尽管,不是每个人都会讲故事,但是,现代科技似乎已经将每一个人置身于一个表达的环境中去,你不得不跟上时代的步伐,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一个很宅的人也可能是一个表达欲望很强烈的人,有的人口上是不多说的,笔下却不能容得半点瑕疵;有的人是口上话海无涯的,笔下却不能写一个字;有的人是口上和笔下都能够滔滔不绝的,这样的人才是这个社会中真正需要的人,也是少的人,尤其是小说家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