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效率清洁车也可以“不差钱”

(2012-05-12 07:46:23)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文】王传言

近日,9辆总价值1800多万元的“大奔”道路清扫车在青岛市黄岛区正式上路,这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眼光。200多万一辆的奔驰道路清扫车,比普通垃圾车价格高数倍。面对大奔牌高价位、高耗油的道路清扫车,有市民质疑称,之前没有这种豪华垃圾车,道路也清扫得很干净,为何还要投入巨资来购买呢?( 512 中新网)

青岛市这次的清洁车每台竟达200多万元,原因或者理由是这些车能够在快速行进过程中清洁路面卫生。如此理由仿佛不能满足公众的质疑不断,因为清洁车作为城市公用设施的一种同样具备固定设备的折旧问题。试问:这辆200多万元的清洁车的年限是多少?10年还是20年?极有可能的情况是不会坚持5年的时间就会被报废。那么,每年高达40万的费用,如此高昂,如此不差钱到底不一般,因为政府采购花费的不是自己口袋里的钱。

这背后折射的乃是一贯的问题:政府采购为什么“爱贵不爱好”。政府在采购过程中原则上要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规则、流程进行,对于采购的数额等都应该有着详细规定,一般不能采购进口设备。青岛市在采购这9辆清洁车的时候到底是不是遵循了《采购法》的要求,难道性价比上只有这样的清洁车唯有选择200万价格的吗?显然不是,原因只有两个:一是政府采购不是花自家的钱;二是只有花更多的钱才能为下年预算争取更多数额。同样,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贫困县频频曝光建设豪华办公楼和购买豪车的新闻了。

面对“在快速行进的过程中迅速清扫路面”这样的借口,公众们实在感到难以置信,莫非别的不能清扫吗?为了提高效率就上演如此不差钱吗?显然不是。因为别的设备能够清扫,但由于价格很便宜,购买上不划算,这个划算不是说性价比的高低,而是对于政府预算的高低能力来说。如果购买了价格低的设备,下年怎么能够争取更多的预算呢?

但整个事件中,政府的角色完全错位。从现代政治学看,政府作为公民公义的代表机构本身并不是生产机构不会生产任何产品,其收入和支出需要依靠国家财政,而财政却来自于公民和企业的纳税。可以说,购买诸如清洁车这样的属于半公共物品的基础设备其价格乃是税收的表现形式,即公民交纳税收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包括道路的清洁,这就是政府为什么购买清洁车的原因所在。但在这样的购买中,一般来说,要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

每辆200万的清洁车,理由是为了效率,结果是上演政府不差钱,公众对此质疑声声无限却难以找到表达渠道。也可以看出公众对于权力运行的极度怀疑态度,这种质疑本身就是一种监督,只有这样的声音越来越汇集起来,才能鞭策政府部门改变自身的行为模式,“倒逼”政府去改变办事方式,结束这种为了各种借口上演的不差钱闹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