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检测标准“打架”,消费者遭殃

(2012-04-26 08:03:40)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文】王传言

据媒体报道,一国际组织423日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立顿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袋装茶都存在着高度名药灭多威。(425日 中广网)

该国际组织的调查反映了茶叶市场的现状,高毒农药残留在茶叶中;而联合利华对此的回应却是“符合国标”。孰是孰非,莫衷一是。并开始在字眼上与公众玩起了文字游戏,诸如“禁用”不等于“零检出”。其实,检测本身也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该国际组织使用的标准是欧盟的,联合利华公布的标准是中国的。在欧盟标准和中国标准上“打架”,一者说不合格,一者说合格,在鹬蚌相争的时刻,没有得利者,只有受伤的,那就是消费者。

在市场上,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爆发,从毒胶囊开始的工业明胶,到老酸奶,再到来伊份中的添加剂问题,种种事件的背后无不渗透着国家标准何在的质疑。而市场上的消费主体无疑是消费者,国家制定了众多的法律和条例规范和约束企业的行为,但在成本和收益,违法成本和违法收益的衡量和博弈后,仍旧有众多的不法厂商铤而走险,在这个中间,消费者只能望之兴叹,没有任何转回的余地。

针对立顿茶的事件,面对着两个标准,消费者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呢?相信国标的话就是符合标准的,继续饮用;如果相信欧盟标准的话就是不符合标准的,不能继续饮用。而在相信和不相信之间横亘着的乃是政府部门应该给予的一个充分的权威表达,而此刻的缺失成为一种监管的失语,更让消费者无所适从,遭殃的还是消费者自身。

当标准打架的时刻,需要解决的是权威部门的认证,尤其是政府主管部门的澄清,否则,任凭所谓的国际机构和企业本身在声明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样在让消费者利益遭殃的同时也让权威部门的权威消失,让公信部门的公信消失,消费者损失的只是经济利益和身心健康,而监管部门损失的将是公信力和权威性,这将是得不偿失的。而从根本上讲,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裁判员本身就是应该出台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和制度的,这个规则和制度将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保障,在食品安全领域同样如此,对于立顿茶到底是否含有高毒农药应该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和答复,而不是第三方在自说自话。

迟迟不出来的态度和现实,导致的将是小道消息的谬种流传,当各种流言四起的时候,再想收拾已经晚矣!所以,检测标准还是应该由权威机构制定,或者由权威机构制定之后由国家权威部门认证并通过,成为国家标准,而不应该在第三方机构口口声声的时刻“失语”,否则,消费者遭殃,政府部门遭权威损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