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语”官员频频复出拷问制度设计
(2012-04-24 12:01:0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文】王传言
河南陕县一法官在错案中的“眼花”辩解,让外界大跌眼镜。盘点近两年的雷人言论,创造者多为官场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些官员在爆出雷人话语后被停职或免职处理,但很快就地或异地任职。“雷语第一人”逯军被停职后,已于2010年3月份恢复工作。( 4月24日 《河南商报》)
在信息时代,任何人都成为一个通讯社,而政府官员在讲话的过程中那些不经意的流露,经由媒体或者有心人的传播迅速成为公众事件,成为“雷语”官员。面对频频出现的“雷语”官员,在刺痛公众神经的同时,更多的质疑乃在于:奈何这样的事件层出不穷?奈何“雷语”官员在经历短暂的沉寂之后纷纷复出?种种现象的背后拷问的是制度设计上的缺失和现行制度在贯彻执行上的漏洞。
官员之所以能够讲出这样的“雷语”一方面是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作祟另一方面乃是没有强有力制度约束导致;无论是在2009年,当郑州市一经适房土地上建起别墅,当采访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他的“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由此被称为“雷语第一人”。接着又如那些:“不拆迁,你们知识分子吃什么?”、“戴避孕套不算强奸”、“我不管你啥子,你是为啥服务?我是为领导服务,领导重要还是哪个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官员在爆出雷人话语后被停职或免职处理,但很快就地或在异地任职。“雷语第一人”逯军被停职后,已于2010年3月份恢复工作;“为领导服务”的梁忠,复出的速度更快一些;梁忠被停职半年后,被调任治安大队行动中队副中队长职务;曾在单位会议上说出“领导就得骑马坐轿,老百姓想要公平?臭不要脸”的吉林省辽源市环保局局长郭东波,也被证实引咎辞职后已到新的部门任职。
其实,官员“雷语”本质上是将个人私利与党的利益混淆,从而使党的利益成为人民利益的对立面。从中国的国情看,几千年精英政体所治之下,中国民众历来有着“信官”的传统:官员说的就是国家想要说的,官员做的就是国家允许做的。尽管王朝时代已逝,但民众对干部依然寄予很大、很多的期望。一个你非常在意、非常重要的人伤害了你,这个伤害自然是更大的。这将是对权威的消解和威权的不信任的开始。
在国外,一些国家规定官员一旦发生绯闻等负面影响,必须先辞职,这在我国是不可能的。有关部门事发后的所谓停职,也多为临时性措施,不过是“平民愤,避风头,过后一切照旧。”根据现有干部任用制度,公众对官员的任用难有发言权,虽然官员口口声声说“权力是老百姓给的”,但内心里认为是上级给的。尽管规定了公众的监督权利,但如何实施或者说如何将这样的监督权利落实乃没有很好的制度设计路径,无论我人大还是政协俨然已经沦为少数人讲话的地方,所谓的“民声”没有正常的渠道发泄和疏通,也导致了官员“雷语”不断的局面。
而对于“雷语”官员的处理往往是暂时性的冷藏,再次复出。这一方面对于公众的情感是一种二次伤害,也对于制度设计尤其是干部任用制度上缺乏群众监督和具体实施的关键环节所诟病。所以,要从根本上看,这是政治制度设计的问题,即现在官员的任免,没有做到执政党的意志和老百姓的意志相统一。只有在优化完善执政党和官员任免的机制的同时,强化民众的地位和作用。还得从严惩罚,要使干部对百姓心存敬畏,就要改革干部选拔制度,增加公众话语权。这才是杜绝“雷语”官员出现的杀手锏,但这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