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逗你玩的PM2.5检测
(2012-04-07 08:11: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时事评论 |
【文】王传言
3月25日,浙江七城市公布了每日PM2.5日均值,30日,江苏13城市PM2.5检测数据正式上线……,全国性的PM2.5检测数据公布提速,但针对国内PM2.5检测方法和标准的争论却一直没有停下来过。(4月6日 新华网)
何为PM2.5,估计很多人并不清楚,只是人云亦云感觉此乃检测空气质量标准的一个重要的数据罢了,其实就是如此。然而,对于如何进行客观和真实的检测并将这样的结果及时公之于众乃是最为迫切的问题。人们对于PM2.5的争论焦点无非在于几个方面上,首先是检测方法的不一致;其次是检测标准的不一致;最后的没有合理的监督管理。三个方面的疑惑直接导致了公众对此数据的怀疑,假如按照这样的逻辑发展下去,即使城市天天在公布PM2.5状态数据,也会沦为天气预报的结局。
南京在进行PM2.5数据检测的时候,多选择了学校、公园和绿地,这样的选择点无疑有着欺骗大众的嫌疑,但转念想来如果将检测点放置在化工厂等地方出来的结果同样不客观标准。可见,对于这样的数据无论是选择何种检测点都会出现疑点重重的局面,而将事情的焦点聚集在这样的数据采集方式上颇具有南辕北辙的意味,因为之所以公布和进行PM2.5数据的采集和公布,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大气的空气质量,为人民生存的环境改善提供助力,否则,任何数据的更新都会失去原本的意义。
面对着对于检测数据的纷争,最关键的就是呼吁国家出台统一标准,并要求各地因地制宜会发生一定的变动。这样,在选择检测点和选择标准的时候就会有章可循。其实,在出台标准之后还应该进行检测的另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及时进行空气治理的措施。毕竟,出台公正客观的PM2.5仅仅是一个数据而已,它表明了一个地方空气质量的好坏和污染程度,并不是能够直接改善空气质量的手段。
按照“蝴蝶效应”和普遍联系的观点,空气质量乃是一个具备着协同效应的概念。比如一个城市中空气的质量便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城市与城市之间也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联系。在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和改善上,应该全民联动起来,但在面对着政绩冲动和经济挂帅的时刻,联动和协同可能会大打折扣。但是,至少有一个统一检测的标准乃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PM2.5检测标准犹如温度计,而如何治疗因为多种引起的发烧乃是另外一回事。但可以相信的是,如果温度计不准确的话,将会带来诸多的麻烦,甚至会贻误机会,造成生命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