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传言-
-王传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171
  • 关注人气:1,0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熄火门”的症结在于垄断

(2012-03-03 15:30:42)
标签:

熄火门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文】王传言

云南、贵州、广西等地近日群发加油后汽车无法启动、车身不断“发抖”的故障,故障车往往需付几千元检修费。油品质量问题引起两会代表委员的高度重视,他们呼吁政府应严查问题汽油,绝不允许问题汽油给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网络上将这一现象称之为“熄火门”。( 33日 新华网)

“熄火门”的症结根本在于垄断上,其表面的征象是汽油的质量问题。但如此质量问题威胁到的将是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而如何关闭“熄火门”,需要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及时出台政策,解救这样的“门”于危难之际。在消费者市场上,汽油的供给方往往是具有垄断地位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巨头,而另一端是广大消费者。两者相比较,尽管如今已经进入买方市场,但在石油消费市场上往往是供给方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因为其地位是垄断的。

按照经济学的通畅理论,垄断就是在市场上占据了绝大部分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具体到石油或者是汽油市场上,三大石油巨头的地位属于颠扑不破。而垄断的必然结果就是由占据垄断地位的一方在价格上说了算,占据优势,造成市场竞争秩序的缺失和市场秩序的紊乱。比如说,当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提供某中商品的时候,面对广大的消费者,生产者可以任意将价格定制在自己喜欢或者满意的范畴之内,而这无疑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原本,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应该占据着市场的两端,在反复的博弈中最终决定价格的方位。

由于在中国石油市场中,三大巨头与政府部门千丝万缕的关系造成了其垄断的地位。政府部门对于垄断地位的厂商应该实施必要的监管手段,迫使其进行价格方面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努力打破这样的力量对比。但是由于石油巨头与政府的关系密切直接导致了监管的失效,在政治学上这就是叫做政府失灵的表现之一。可以,“熄火门”的症结其实不在于别处就在于其处于的垄断地位罢了。在之前就爆出各地的石油颜色不一样的问题,可见“熄火门”的关闭只能依靠打破垄断,否则其他措施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当然,打破垄断地位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此,政府部门需要密切关注。尤其是地方政府部门。而在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上更应该密切关注,因为在中国目前的格局中,只有顶层设计出现了裂缝才能将真正的信息进行梳理和放松。这样的话,“熄火门”或者才能真正关闭。其次,还需要真正引进国外有竞争力的石化企业来,共同竞争,创造良性有序的市场秩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