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字生涯

(2012-02-23 16:51:39)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文】王传言

人生中第一篇作文应该是在小学三年级,命题是《白头翁的故事》。时年,我十岁年纪。由于没有丰富的词汇,更不知如何组织语句。对于这样的作文可谓焦头烂额,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很好的范文来。记得当时是生编硬套系列也,也抄袭了别人的作文部分。想起来这件事这第一次作文相当汗颜。而之后的年月却变得如此对于文字有着神秘的感觉,恍如文字与自己有着前世之缘。

初中时代,没有很多与文字有关的故事。只是教语 文的老师换了一批又一批。从刘乐庆开始,此君是个书法爱好者,年纪20出头,非镇上人,据说是蒋峪镇上也,从昌潍师专毕业分到五井镇教书。他的遒劲之粉笔字记忆犹新,每次上课必大秀他之字体,尤其自习时刻,作为班主任的他极尽监控之能事。每每在教室内逛游完毕,必然在静悄悄的黑板上练字也。他是孤独的。尤其是讲述到课文《最后一课》的时候,仿佛到了沦陷的模样。班上有孙廷林者,书法尤其了得。后者,换成王善华老师,年近五十有余,对于他却没有对于我的作文产生何种影响,更没有印发我对于文字的无限热恋。但是,对于语文教师的怀念却成了永远的,这是一种源自感情深处的因素。

高中之后,对于命题作文却使用了拼凑华丽辞藻的习惯。而此间隙最得意的乃是背诵一本成语词典的记录。此习惯坚持三年却转眼云烟,华丽背后是毫无内容。可见,何种东西是永恒的,何种东西是短暂的,如此清晰可见。而高中之与我,或者说,对我的文字生涯带来影响的无疑可谓当时的女友。她阅读的广度让我惊叹,而遣词造句的能力也让我折服。那时,文字的魔力不再属于我,而是经由她传递的。而那些篇章已经明显模糊不清楚了。似乎支离破碎,衔接不上。努力间,仅存梦。

大学本科时代,与文字有关的就是写信。无数的信构成了大学的主旋律。而所谓的投稿的那篇《秋之倒影》却阴错阳差获得三等奖,也成了本科时代的绝唱。舍此,还有记录笔记的习惯,厚厚叠叠,一年一两本的速度累计。而文字的表达一时间变得顺畅,信与日记,乃个人性的东西,完全来自我心,完全与虚假无涉。这就是我的整个大学时代的文字生涯,可以用信和日记来填充。

研究生阶段可谓开始了投稿和博客的旅程。博客者端感谢班上南哥也,非他推荐和指点,或者没有我的博客的诞生,更不会有坚持至今的豪迈。时年2006221日。而从博客到投稿从《独墅湖校园简报》和《研究生报》上起,几多篇章上墙。而由此也有幸去实习,认识了今天的另一半。假如没有文字,生命或将改写。而20069月份的一天,一篇小文登载《姑苏晚报》,实现了零的突破。尽管,博客上写了很多,但几乎没有发表。但还是坚持在写,写着玩,玩着写。

工作之后,先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时年20088月。在那里,《姑苏晚报》开始刊载我的文章,整个2009年,在众多的报纸已经发表39篇的样子。稿费仅仅是时而来时而不来,也算是一种业余的爱好。同时,有话要说的我20105月开始撰写时评,因此而离开。那些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扯淡评论,如《中外合作办学路在何方》、《给中外合作办学看看病》、《中外合作办学监管漏洞亟待填补》等评论。2010年的发稿总量已经达到150篇之多。那是丰硕的一年,也是实验的一年。同时也是教训惨重的一年。后来,离开。发现,经验至于我等于无。这是何其惨重的教训。而总结之,多亏了那么多篇的写作,可以在简历上留下几行。否则,两年多的工作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了。所谓获得,啥都没有。

在苦苦寻觅的过程中,先后去了秉创科技和高扬投资。原因竟然都是偶然的机会且是我的文字。后来的离开出于无奈。时年已经过度到2011年的5月份。来现在的工作地方面试,便似乎有了一些资本,只是自己觉得。那些文章可能真的打动了面试的人。那时,杨冬院长还在。如今却已经回到出发的地方,大连。而这个关键的部分容得我说很多,简历上罗列了很多文章,并携带了厚厚的一沓子来。这就是今天的格局。我成了文字秘书一个。这却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情。按照我的观念,文秘岂不是都是女士们做得事情。却成为我一个人的工作。对于发言稿、计划总结、新闻等撰写都成为了家常便饭。慢慢的,觉得这岂非就是真的能够提高一点工作经验吗?此乃诚也。

如今,回望。文字成就了我的今天。试想,没有文字的爱好和书写就没有去实习的机会,也就不能认识现在的另一半。更不会有如此复杂的工作经历。也不会发表那么多的文章。而生活就是如此吊诡。你的获得都可以用任何事情来解释,面对结果,什么都成了原因。但是,唯独不能假设。比如对于我来说,没有文字会怎么样?其实,鬼也不知道会怎么样。因为有了文字,我还爱上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