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升学率”是学生睡眠不足的元凶

(2011-12-12 12:08:40)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时评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今年发布的《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表明,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其中近八成睡眠不足。报告显示,2010年,中小学生在学习日的平均睡眠为7小时37分,比2005年减少了1小时22分,在周末的平均睡眠为7小时49分,比2005年减少了1小时47分。(1212日 《新京报》)

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而由于睡眠不足直接导致的各种后遗症却影响深远。身体的透支换来的将是祖国未来的缺失,俗话说,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假如由于睡眠不足直接导致了教育的短板,这将是得不偿失和竭泽而渔的行为,为了短期的升学率而直接导致了整个民族未来的竞争力丧失。

我国的教育选拔制度尽管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由于缺乏各种量化指标,分数之外的都被忽略。高考招生制度、中考招生制度都属于高利害的选拔、淘汰制,具有激烈的竞争性。这一体制的竞争性不可避免传导到政府部门对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传导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管理的价值取向;传导到学校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价值取向。

任何政绩观的产生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来源于体制性的、根源性的导向。而升学率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事实上,只剩下分数。凡是不能用分数衡量的重要教育价值,如健康、道德、人格、世界观、价值观等都可以忽略。不良竞争体现在体制层面、政策层面、管理制度层面、措施层面,因此,扭转不良竞争,政府可以大有作为,需要系统介入、系统解决。例如,要求各级政府建立明确而详细的教育质量政绩标准,淡化竞争性的教育政策,规范、治理以升学率为导向的教育管理制度等。

尽管教育部强调要“理性对待升学率”。但是,如何理性?当升学率变身教育领域的GDP的时候,各种补习班、睡眠不足就会接踵而至,围绕着如何提高分数的文章,无论各学校还是家长便纷纷开展各种各样的办学尝试,名师走穴,家长请补习班,强化作业,负担加重,一系列的问题就是由于升学率导致的。中小学生减负曾经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但是减负之下却行着增负担的结果。中小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睡眠也越来越少。

改变睡眠的状况就是改变教育的现状,升学率成为指挥棒,也就变身为睡眠不足的元凶。只要此指挥棒存在,学生的睡眠便没有机会改变,更不可能从根本上减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