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传言-
-王传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171
  • 关注人气:1,0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火车记忆

(2011-08-19 08:30:07)
标签:

旅游

昆明

宋体

火车

站票

杂谈

我的火车记忆

/王传言

我第一次乘火车是在2002年的暑假,从兖州到北京,十个小时的站票。晃晃悠悠的行程里,看见很多人,听到许多事。火车上人多口杂,但颇具有大杂烩的特征。此时,有的人健谈,有的人沉默。健谈中有些扯淡的话,沉默中有些睿智的思考。但第一次的经历却没有感觉到累,道理很简单,这是由目的决定的。假如你是去见一个不想见到的人或者是去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即使不累也觉得困了。这次车不是绿皮车,是快车。即K字头的车。

接下来便是学校搬迁,大家可以享受到免费乘车待遇。从曲阜到日照,是双层的客车。那次的时间很短,但有个同学在车上晕倒了,不知何故。她是我的高中同学,又是本科同学的女友。那时,也没有听说火车的事故。也就是觉得其是一般的晕车而已。从曲阜到日照,从日照到曲阜。后来,我又乘坐过几次。都是最近的事情,对于这两个地方。似乎总是有着特殊的感情。我知道这貌似是不成熟的表现,但是这却是最真实的感情呢!

后来的读研,便每次必然乘坐火车。从潍坊到苏州,或者从青州到苏州。多的时候是站票。鲜有座票的时刻。当时,2005年有从上海到青岛的K296和从烟台到金华西的2584。我回家的选择就仅此而已。今天,2584的路线不变,变更成K1184,票价成了原来的两倍。从苏州到潍坊,原价是70元,今天是140元。K296取消了,变成了高铁,最便宜的票价为435元。差价是300元。从这个现实来看,K1184上的人永远都是满员的。否则就要选择其余的出行工具。中国铁路的发展应该是让人有更多的选择,但实际却是相反。人的选择越来越少,尤其是低端的选择越来越少。

硕士三年,乘车多次。很少有购买都卧铺的机会。对于火车,仅仅是基于其安全的考虑。其次是便宜的价格。后来,火车的事故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这样的比例总是那么不协调。工作之后,还有机会回家。仍旧乘坐着老式绿皮火车。从金华西到烟台。再后来,我就开始了不断的出走,在这个过程中,去过无数的地方。昆明,丽江,嘉兴,九江,日照,曲阜。等等地方的交通工具多的都是火车。途径上海,必然是动车伺候。有的时候是高铁。

记忆最深刻的是从上海到昆明的火车,历时41个小时,还是硬座车票。途径无数的地段,景色各异。当从上海驶出的列车踏上昆明的行程的时候,困顿和期待并存。毕竟这么长久的火车时间。从浙江到江西到广西到贵州,多少个省市的路线呢!到达昆明之后再去丽江,从昆明到丽江的路线是白天,八个小时,火车是坐票。从丽江回昆明就是晚上,车票改成了卧铺。自然,价格也是双倍的。在醉人的丽江,在玉龙雪山之下,这样的机遇仅仅是偶然可言。

刚刚回去的时间,14个小时的站票。总想,奈何站票的价格总是跟座票一样呢?这必然是不合理的,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每一站都能卖票。这样,没有座的就一般永远没座。铁道部的发言人王勇平据说要离职,其乃替罪羊也。背着铁道部的黑锅。可见,说在铁道部好不好混呢?他就是一个例子。不过是说了,“无论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样的话。这样的话也仅仅是有些人的传声筒罢了,其替罪羊的迹象太明显。

以后,还有机会乘坐火车。与火车之缘还不能解开。但看着每次回家都没座的状况,我心悲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