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陆奕玮的博客
陆奕玮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765
  • 关注人气: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踩扁的小蜗牛

(2025-05-07 15:27:21)

雨后的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像群欢脱的小麻雀扑向草坪。当我蹲在紫藤花架下捡落叶时,忽然听见琪琪的惊呼声:"呀!小蜗牛被踩扁了!"围过去时,只见乐乐手足无措地站在小径中央,鞋底边缘沾着星星点点的黏液,一只米粒大的蜗牛蜷缩在他脚边,壳上裂开蛛网状的细纹。琪琪红着眼眶指责:"你为什么要踩它?"乐乐的嘴唇颤抖着,忽然哇地哭出来:"我没看见......它太小了......"

哭声引来了更多孩子,楠楠举着放大镜蹲到蜗牛旁:"它的触角还在动!"我掏出纸巾轻轻托起这只受伤的小生命,感受到掌心传来极细微的蠕动。孩子们立刻围过来,浩浩跑回教室拿来棉花棒,西西把自己的饼干盒清空当"救护车",就连平时最调皮的阳阳,也踮着脚轻轻吹蜗牛壳上的水珠,说这样能"让它凉快些"。

在自然角搭建的"临时病房"里,我们用棉签蘸清水擦拭蜗牛的身体,用树叶和湿纸巾铺成柔软的床铺。第二天清晨,当孩子们发现蜗牛触角重新伸展开时,活动室里响起压抑的欢呼声。"它是不是饿了?"天天举着一片新鲜的生菜叶凑过去,蜗牛却一动不动。直到第三天傍晚,我看见乐乐独自坐在自然角前,用指尖轻轻碰了碰蜗牛壳,小声说:"对不起,以后我走路会看脚下的。"

奇迹就在那个瞬间发生了——小蜗牛似乎听懂了,缓慢地探出触角,沿着乐乐的指尖爬了一小段。男孩眼睛亮起来,转头看见我时,脸上还挂着泪痕,却露出了害羞的笑容。那天放学前,我们一起把康复的蜗牛放回花园的蒲公英丛中,乐乐特意在旁边插了根小树枝做标记:"这样它回家就不会迷路了。"

这件小事像颗小石子,在我心里激起一圈圈涟漪。曾经我总以为中班孩子需要学会"遵守规则""爱护生命"这些大道理,却忽略了道理背后最珍贵的东西——那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感知,是生命与生命相遇时自然流淌的善意。当我们蹲下来,和孩子一起为一只蜗牛的伤痛皱眉,为它的康复欢呼,那些关于"尊重生命"的教育,早已悄悄渗进他们的血液。

如今每次带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总会有几个小身影突然停下脚步,弯腰检查路面:"老师,这里有蚂蚁!""小心,蜗牛在树叶底下睡觉呢!"这些细微的举动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像春雨润物般,让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生命的重量。当我们愿意放下"教育者"的姿态,和他们一起蹲在泥土前观察蜗牛爬行的轨迹,一起为一只小生命的安危牵肠挂肚,便是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最柔软的种子——那是对世界的悲悯,对弱小的共情,更是对所有生命的敬畏。

那天傍晚的夕阳里,乐乐蹲在草地上目送蜗牛爬进草丛的背影,让我想起自己初为人师时读过的一句话:"教育是慢的艺术,是用心灵去等待心灵的成长。"或许我们能教给孩子的,从来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在某个平凡的午后,和他们一起为一只蜗牛驻足,一起学会用温柔的目光,看待这个布满微小生命的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爱的力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