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7日
标签:
文化钟表 |
分类: 杂谈 |
最有范的时钟
田舜卿
表盘最好什么也没有,没有数字,没有标志,什么都不要。这是一些人的文化素养,还很高傲,长期左右钟表行业思维定势,阻碍表时的进步。
我在北京的国际钟表展览会上就被教训了一番,“我就需要表盘的干净,最好什么也没有,有品质!”这是我推广专利时遇到的真实事情。其实这就是只会生产垃圾的一类人的狭隘思维,容不得别人的一点进步。
如果不要什么,我也会(如样品所示),没有时针的指向,一片空白,任意想象时间,多浪漫,多有文化,多有想象空间,你要认为是何时就是何时,多有自由自在的感觉。问题是,它能被精益求情的人接受吗?他们能有好结果吗?
上一轮的表盘专利推广没取得成功,一是没被市场接受,与没有开发出上乘的产品相关。二是没有资金投入,让厂家开发产品,与自己的探索与环境生产条件不能有效开发适用的产品也同样相关。与生产商一谈,要开发模具,少了不划算,要买下大量产品,几乎就不给开发人后路。
2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生产条件,即使单件小批生产,也能得到漂亮的产品,与市场能接受的单件成本价格相差无几。如果当年有这样的现代作坊存在,市场的反应也会好很多。我再也不会被钟表生产商的要价吓到了。他们行业的生产商,自己没有效益,却不放过技术进步带来的前景,一句铭言:做就是大批量订做,成本才能降低,要我的效益。这种让人无法接受的生产方式的困扰,阻碍了我的产品的开发。如今,小作坊帮助我完成了技术进步与开发,只用了很小的资金投入,大大降低市场入门的了门槛,皆大欢喜。需要大量生产搞开发的时代结束了。
2025年6月14日星期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