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大姨夫
我的大姨夫,叫韩明。2015年12月6日不幸故去。
他,从山东文登一个小山村走出来。年轻时能干,有魄力,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人。他的一生的奋斗是精彩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我的大姨夫是我的几个亲戚里印象最深的。还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我住在农村,条件非常艰苦。有一点回家,忽然家里来了一个干部模样的,标致精干的中年人,笑着跟我说话。我摸不准是说,赶忙去看挂在墙上的照片。看着熟悉的照片。我喊出大姨夫。对,他就是我的大姨夫。大姨夫的到来,带来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吃的是什么已经不记得了,但是那种暖暖的亲情,始终铭记在心里。
我们家的亲戚离得都比较远,只有有舅舅和大姨离得近。于是大姨成了我们家里几个孩子非常想去的地方。
妹妹小的时候,有条件常去。记得有一次,从潍坊回来两件事印象非常深。一是妹妹在潍坊上了一段时间幼儿园,回来就会边跳舞,边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歌声优美,舞姿婀娜,一副典型城里小姑娘的样子。看了非常羡慕。二是妹妹回来常提在潍坊吃肉火烧。要知道那个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到肉,要是能够吃到肉火烧,该多美。那种感觉至今想起来还馋的要命。以至于我后来到潍坊上课嚷嚷着主办方请我吃肉火烧。搞得主办方不明就里。
大姨夫一家心底善良,特别重亲情。
小的时候家里条件差,大姨和大姨夫,没少接济我们家,有什么好吃的经常会捎来。姥姥在大姨家住,姥姥挂念在农村的二女儿。总是想着法子找东西帮助二女儿。大姨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总是有意无意的把一些零钱给姥姥,姥姥就悄悄的收起来,等二女儿来了,塞给二女儿。要知道那个时候,谁家都困难,钱紧的要命。大姨家也是如此,他们的善良的亲情满满的。故意满足姥姥的心愿。
小的时候的家里困难,没钱买书。但是妈妈到潍坊总是能够带回来一些几个哥哥姐姐的小人书。我寂寞的童年是这些书籍伴随着我走过的。至今还能记起那个时候的一些小人书的情景。心理充满着对这一家人的感激。
大姨夫在印刷厂,书籍纸张多,还记得能够收到来潍坊的那些出版物和写字的纸,从中我们收获了很多。
在大姨夫大姨的教育下,几个哥哥姐姐,特别重感情,都非常有出息。我爸爸我妈妈的生日,我有时候忙都参加不了,倒是他们经常为我的父母过生日。真情无限。
前几年到潍坊上课,去看了大姨夫大姨几次,看看他们晚上生活很幸福,几个哥哥姐姐很孝顺,特别替二位老人高兴。与他们相比,我做的就差远了。
今年春节,回北京。路上,去潍坊看了看大姨夫,大姨夫这时已经动不了。但是看到我来了,还声音洪亮的跟我聊天,还记得我给了他什么东西。大姨夫是一个别人为他做一点就永远记在心里的人。其实,他本人才是给别人的帮助最多的人。
临走,我跟大姨夫约定,说我每年都来看你,他说好。谁知,竟成了诀别。
大姨走好!相信你的智慧和善良能够保佑哥哥姐姐平平安安,保佑他们的孩子有出息。
祝福这一家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