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气象预报看情绪传递方式

(2015-11-09 08:16:30)
标签:

天气预报

播报

情绪

平常心

模式

       最近看中央台的气象预报,发现一个现象,有个女播报员,在播出过程中,面对气温下降,使用了暴跌这个词,面对气温上升,使用了打压这个词。不知道播报员怎么想的,可以推测的是他们肯定是认为使用这些词是创新。而且心里是洋洋得意。
       我的观点是:
       一、平常的说法其实挺好
       面对天气变化,只需如实描述,没有必要加上一些传递情绪的词。
       气温下降,就是下降,为什么用暴跌这个词。本来这个词是来自于股市的变化或者经济的变化。要知道描述经济变化,是有特殊原因的。因为经济变化过程中,使用情绪,是为了引起人们重视,也是为了引导政策的制定,这种情绪传递,往往有明确带有目的性,给人一种深刻印象,便于人们做出决策。
       而气象预报的播报,其实就是阐述什么时间下雨,什么时间下雪, 气温怎么变化,没有必要使用一些股市中长见的词。暴跌,打压,这些给人们很大的生活压力的词汇。
       二、生活其实需要平常心
       我们国家在进步,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是我们最需要明确的是生活有些时候不需要到处创新。我想到气象预报员,本来是一个岗位,但是播报员为了 体现自己的价值,不断在服装和言辞的引起公众的重视,国外的更有甚者,调整服装的角度,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些事没有必要的。要回归到他们的本源。就是介绍天气。
       三、启示
       中国需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固化一些东西,保持传统。
       没有必要在气象预报过程中,传递一种恐惧的情绪。好像天气出现了大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