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董事会的价值和作用-与刘姝威教授探讨关于乐视网财务报告的十个问题(二)

(2015-06-26 01:42:20)
标签:

董事会

经营层

决策

模式

李江涛

 关于董事会董事会的价值和作用

        与刘姝威教授探讨乐视网的财务报告的十个问题(二)

      

       刘姝威教授在乐视网的财务分析报告中,分析了乐视网的董事会和经营层的构成。而且还比较了华为的董事会和经营层。

       一、刘教授对董事会的认识和分析

       在刘教授的分析报告中,刘教授分析了乐视网董事会构成。

       刘教授显然是引用了乐视网的公开资料,她陈述到:乐视网的董事会有五名成员,其中有2名独立董事,三名董事是贾跃亭(1995年9月至1996年7月任山西省垣曲县地方税务局网络技术管理员)、刘弘(1997至2004年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和邓伟(2002年至2004年任太原科技大学教师,2004年至2008年任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

       同时。刘姝威教授又陈述了乐视网的经营层,她的报告中提到“我们接着分析乐视网的高管人员结构。乐视网总经理是贾跃亭,董事刘弘是副总经理,还有九位副总经理,分别是贾跃民(1989年至2004年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临汾分行)、梁军(2010年4月至2011年12月任联想集团移动互联网及数字家庭群组产品开发副总裁)、高飞(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任酷6网副总编)、雷振剑(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任新浪娱乐主编、金杰(2007年9月至2009年任渣打银行行销专业讲师、苏州分行副总裁兼乐桥支行行长)、杨永强(2003年至2005年任长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增值业务事业部(手机流媒体业务)技术总监)、吴亚洲(1998年7月至2011年5月任酷6网运维副总裁)、刘刚(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任酷六网营销总经理)、谭殊(2004年3月至2011年10月,任搜狐网全国渠道总监;2012年至2013年1月任公司广告副总裁)。乐视网的财务总监是杨丽杰(中级会计师)、董事会秘书是张特(2007 年4月至2011年11月在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任高级业务总监职务)。

       通过分析乐视网的董事会成员结构和高管人员结构,我们看到,乐视网的优势是在传媒领域,尤其是网络视频。”

        以上是刘教授财务分析报告中关于乐视网董事会和经营成的分析内容。

        二、我们对刘教授的董事会分析进行一下点评

         看看刘教授对董事会的分析,我认为刘姝威教授有这样几个特点:

        1、刘教授和她的团队有很强的信息收集能力。

       刘教授对乐视网董事会成员的描述比较详细,对经营层的来历有个详细的描述,反映出刘教授对乐视网的重视程度。

       2、刘教授的他的团队对董事会和经营层的分析没有体现出象分析财务一样的专业水平

       第一,对董事会的评价

       乐视网的董事会成员只有5位成员,这显然不是一个完整的董事会构成,至多算一个过度的董事会。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而言,只有五个董事肯定是不够的。看看后面提到的华为,有17个董事会成员,这才是一个像模像样的董事会。

        因此,不能用现在的董事会成员的情况来来分析乐视网的决策能力。乐视网的董事会之所以如此显然是跟乐视网的发展阶段有很大的关系。也可以说,乐视的董事会组成不是乐视现有的决策平台真实的构成,只能猜测成为乐视决策的代表性构成。

       第二,对经营团队的评价

       乐视网的经营层是显然是一个专业化的团队。刘姝威教授说对了,乐视的经营团队的专业能力体现在网络视频方面,因为通过目前的乐视经营层的构成,可以判断乐视的专业领域和专业能力。

       但是,我们很难评价整个乐视网的专业能力和团队。为什么,因为乐视网的整个运作体系分为两部分:公开的和不公开的。

       公开的并入到上市公司的业务,不公开的是那些还没有并入到上市公司的业务,比如乐视体育和乐视影视,自然这些板块的高管没有体现在乐视的高管层面。

       因此,很难根据乐视的公开资料评价乐视整体的能力和潜力。      

       3、想跟刘姝威教授说一句,不深刻洞察中国文化和中国的体制很难理解正在成长的中企业。

       分析中国企业的董事会和经营层的作用和价值,必须理解两个东西。

       一是中国文化下的决策方式;二是中国体制下的决策方式。

       中国文化的决策方式就是一个强势人物决策制,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非常强势,具有独立决策能力的领导人。不了解中国的这种文化,是不具备评价中国企业的能力的。中国最好的领导是开明的决断者,就是能够听得进去别人的话,又能够具有独立决策能力。

       中国体制下的决策方式,是私下充分沟通形成的基本结论,公开表决的一种决策形式。至少在中国目前的大多数的决策平台上是这样的决策过程。

       因此在中国的文化语境力有很多的概念,象摸摸底,通通气,定定调,拍拍板这样的决策用语。

      因此我们说,描述董事会和经营层是一回事,而分析企业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水平,则是另一回事。在这一点上,与刘教授商榷的是,还是要读懂中国文化,才能读懂中国企业。就像你对华为董事会的描述一样,从投票和人员组成的角度来说,华为的董事会成员有17名,但是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任正非这一票占多大的成分,这个可要细思量。

       三、理解中国人,理解中国人做的事

       我们要明确一个东西,董事会和经营层这样的概念是西方管理系统里面的组织体系。这是西方规则文化和承诺文化的产物。但是中国文化是结果文化和时间文化,这之间是不同的。理解中国企业必须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国人,理解中国人做的事

       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先生说:“我不懂技术,也不懂管理。”但是,华为公司的董事会是由信息与通信技术专家组成的,所以华为公司能够成为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国际强者。这是刘教授的观点。

       我认为, 任正非说,他不懂技术,不懂管理。这样的话要你不要当真,这是中国式谦虚。

       在中国一个人只有对人性有透彻理解,才能在中国做成事,把事业做大,做久。任正非就是这种人。能够参透中国人,真正懂得大彻大悟。懂得用人之道。

       任正非他说的不懂技术,是不懂具体的技术。但是他懂得通讯领域和手机领域的发展趋势,能够领悟这几个领域的精髓。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具有世界水平的经营大脑,也是就是世界级的经营大师。

       任正非说自己不懂管理背后的真正意义是不会不懂管理,是不懂西方那一套管理,对具体的管理理论缺少完整的了解。但是仅凭着任正非对社会的体悟,对中国文化的体悟,对西方国家发展的体悟,对西方大企业发展过程和方法的体悟。你就能知道任正非达到了什么程度。

      看看任正非写的文章,《华为的冬天》、《北国之春》《红旗能打多久》《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你就知道任正非,很多事情已经达到了哲学的高度。

       这显然不是一个懂点通讯的人能达到的高度。

       当然,刘教授从研究财务到研究人性,这个距离还是比较远的。

       就写到这里.

      我的下篇文章就是《从懂财务到懂经营距离有多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