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江涛-战略设计专家
李江涛-战略设计专家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049
  • 关注人气:1,3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式利益转换

(2015-05-14 08:47:18)
标签:

保送

制度

利益转换

模式

       最近媒体报道,南方一高校绝大多数保送生为厅局级干部子女。这一现象背后有复杂的 文化特征,是中国式的利益转换。

       中国的保送制度,实际上一种利益输送机制。

       一、学校的利益是基础

       对高校来说,提前将最优秀的学生锁定是学校一种好的措施。对学校有好处。这是学校的利益保障。这是值得鼓励的利益机制。这也是这种制度能够推行的冠冕堂皇的基础性理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办任何事要有个你能够说得出理由。

       二、高校特别是名校录取是一种权力,上名校是一种资源。

        能够考上名校,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是一种精彩人生的开始。因此能够孩子送进名校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能够凭自己的本事考上名校,并不是每个人能够做到的事情,特别是那些领导的孩子。因此,招生是一种权力,录取谁是一种巨大利益。  

         三、保送是最好的利益输送渠道

        保送这件事有很多人为的因素。考试为什么公平,因为可以克服人为因素。 保送生制度漏洞明显:①推荐环节:省级优秀学生保送,有的凭成绩,有的看综合素质,但两者都可操作。②公示环节: 推荐哪个学生一般也就校长、学生处、团委少数几个人定,公示走过场。③审核环节:有人多次打招呼,并称以保送名额换科研经费。

         这个过程中可以做到,将学校资源转化学校利益。可将官员权力转化成官员利益,可将招生老师的权力转换为招生老师和相关领导的个人利益。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具体利益受损人,损害的是公众规则和公众利益。

      这种利益转换是一种中国式,也是世界性的。不过在一个透明的时代,可能转化的程度就会低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