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父母、儿女免不了在一起拉家常。儿女未婚,自然是父母口头和心头不能越过的话题和心思。父母与儿女如何在儿女的婚姻上互相理解和正确对待?
双方应当应当明白的四个问题。
一是儿女要明白儿女婚姻是父母责任。
婚姻不是儿女个人的事,而是跟父母有关的大事。按照中国文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过去,儿子大了,需要娶妻生子。这个按照西方是个人的事情。但是,按照中国文化,儿女的婚事父母的责任。也就是中国父母是把儿女的婚事当成自己的事情。过去如果一对夫妻如果没有儿子,一定要过继一个儿子,做到生命的传承。如果生了儿子如果不能帮助儿子娶媳生子,当父母责任没有尽到。是大不孝的事情。因此关心儿女的婚姻是中国文化导致的。
二是儿女的婚事是父母一辈子的心事。
过年的团聚只是父母表达对儿女关心的机会。现在的儿女大了,出去学习、工作,不在儿女身边,父母对儿女牵肠挂肚,日思夜想。电话、网络是比以前方便,但是有些话只有见面才能说。因此往往父母见到儿女,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儿女的婚事。儿子的婚事是个传承问题,是大事。所以生活中经常说,快结婚,别当误我抱孙子。作为女儿,是父母的心头肉,更是父母的心事。闺女大了,得找个人家,有个着落。以前的女孩出嫁前在娘家跟父母是没有财产权的。更没有土地,必须结婚,找个人家,尽管也没有财产权,但是能够得到夫家的供养,也算是有个去处和归宿。因此民间有个说法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因此儿女的婚事是父母一辈子的心事。
三是父母要正确理解儿女现在建立婚姻的难度。
过去婚姻建立有体系。一是父母决策,二是媒人联络,三是财产保障,四是社会约束。这些因素对婚姻的建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以前,有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只要父母看好了,儿女就是接受的份。相对来说,婚姻是可操控的。并且可以通过财产关系建立平衡。男女长得好坏不重要,通过一定数量的财产关系,可以解决婚姻建立过程一些问题。
现在,由于西方观念的引入,婚姻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这就增加了婚姻的难度。现在问题是婚姻不是财产关系,而是情感关系。长相、身份、性情、双方的感觉,彼此对婚姻的态度,彼此对婚姻的忠贞程度、外部的诱惑等等这些因素,都会成为影响婚姻建立的因素。特别随着女性独立财产权的拥有,也使得女性的独立性增强。
另外,儿女在外地工作,人际关系生疏。缺少男女交往的机会,又缺乏亲人、朋友的引荐,因此建立婚姻的机会缺乏,建立婚姻的难度加大,维持婚姻的能力要求。这些都导致了现代人的婚姻建立比较难。再加上都市的房价贵,生活成本高,更加大婚姻的难度。如果再有个别有钱人出来占有本该属于年轻人的婚姻资源,诱惑小姑娘,那就更加大了婚姻的难度。
四是要防止婚姻引起变成一种心理问题,甚至成为激化矛盾的导火索。
现在在儿女婚姻问题,对儿女来说很多慢慢变成一种心理问题。有些儿女过程中不是不努力,但是结果不如意,最后把婚姻的难度变为一种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如果稍一提到或者催促过急,就会变成一种儿女与父母的对抗、逆反。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年轻人抗拒逼婚的方法,甚至个别人租男女朋友回家,更有甚者,甚至绑架女性做女朋友回家。令人啼笑皆非。
因此,儿女与父母之间要建立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的机制。
作为儿女在自己的婚姻问题上,要体谅父母的用心和期待。儿女不要把春节父母对自己婚姻的催促当成负担,而应当成动力,积极面对,把建立婚姻的过程当成一种锻炼能力的过程,当成一次个人成长的过程,当成不断寻求幸福的过程,这样心态就会好很多。
作为父母要理解儿女婚姻方面的无助和无奈。要了解和理解儿女在婚姻问题上的困难,积极鼓励支持,多方帮助。能够给介绍的尽量介绍,不能给介绍的给一些心理的安慰和鼓励,缓解儿女在婚姻上的压力,增强动力。实现家庭的幸福、儿女事业生活的成功。
这是本人对当下在婚姻问题上父母与儿女的一些状况和信息希望对大将一些帮助。李江涛 ,如果了解本人更多的东西,请加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