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的婚姻,在中国不是个人的事,而是跟父母有关的大事,中国父母过度关心有两个原因。
一是儿女婚姻父母责任。按照中国文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过去,儿子大了,需要娶妻生子。这个按照西方是个人的事情。但是,按照中国文化,儿女的婚事父母的责任。也就是中国父母是把儿女的婚事当成自己的事情。过去如果一对夫妻如果没有儿子,一定要过继一个儿子,做到生命的传承。如果生了儿子如果不能帮助儿子娶媳生子,当父母责任没有尽到。是大不孝的事情。因此关心儿女的婚姻是中国文化导致的。
二是儿女的婚事是父母一辈子的心事。过年的团聚只是父母表达对儿女关心的机会。现在的儿女大了,出去学习、工作,不在儿女身边,父母对儿女牵肠挂肚,日思夜想。电话、网络是比以前方便,但是有些话只有见面才能说。因此往往父母见到儿女,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儿女的婚事。儿子的婚事是个传承问题,是大事。所以生活中经常说,快结婚,别当误我抱孙子。作为女儿,是父母的心头肉,更是父母的心事。闺女大了,得找个人家,有个着落。以前的女孩出嫁前在娘家跟父母是没有财产权的。更没有土地,必须结婚,找个人家,尽管也没有财产权,但是能够得到夫家的供养,也算是有个去处和归宿。因此民间有个说法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因此儿女的婚事是父母一辈子的心事。
因此,作为儿女在自己的婚姻问题上,要体谅父母的用心和期待,不要把春节父母对自己婚姻的催促当成负担,而应当成动力,积极面对,把建立婚姻的过程当成一种锻炼能力的过程,当成一次个人成长的过程,当成不断寻求幸福的过程,这样心态就会好很多。作为父母要了解和理解儿女在婚姻问题上的困难,积极鼓励支持,多方帮助。能够给介绍的尽量介绍,不能给介绍的给一些心理的安慰和鼓励,缓解儿女在婚姻上的压力,增强动力。实现家庭的幸福、儿女事业生活的成功。
这是本人对婚姻的理解。李江涛 ,如果了解本人更多的东西,请加公众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