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一个月,有幸听到了李江涛老师连续3天的《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课程。对于我来说,李老师的课远远超出了我的理解范畴和接受能力。但我还是强忍着自己的“不明白”坚持听完,中途因为一些不得不为的小事耽搁了几个小时,甚感遗憾!
李江涛:
s 国内著名管理专家,著名高校总裁班开课第一人
s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部主任、高级研究员
s 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
s 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国内著名管理突破专家
s 中国立心国际管理研究院首席管理学家
s 比利时UBI联合商学院博士生导师
s 中央电视台奋斗栏目观察员,广州电视台快乐旅游特邀主持人,北京电视台“名师讲坛”主讲人
s 亚马逊全球中文经管畅销榜主讲人
s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名校MBA、EMBA课程教授
听完我对李老师的介绍,大家就明白为什么说“李老师的课远远超出了我的理解范畴和接受能力”!也因此,我更加珍惜这次难得的听课机会;也因此,我抓住机会跟李老师合影,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跟别人炫耀我也是李老师的学生;也因此,我听课期间做了不少笔记,并及时对笔记总结如下,以期得到同学中高手的修正(不敢奢求李老师的修正)!
三天的特训营,李老师为了阐述清楚什么是商业模式,首先阐述了什么是管理、什么是战略、什么是专业化、什么是传统经营;他们和商业模式之间是什么关系。因为这些是理解商业模式的前提和条件,当这些概念都清楚的时候,商业模式自然就清晰呈现、一目了然了!
u 什么是管理
s 东方管理学关注“终点”
s 西方管理学关注“起点”或者叫“定位”
s 传统管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分”:
分工——产生专业
分步——产生流程
分层——产生组织
分钱——产生利益分配
s 传统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逻辑:
研究定位——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研究阶段——什么时候,做到什么程度
研究模式——按照什么逻辑、思路、系统做,怎么做,模式是基于效率的标准化
研究实施——每一步做什么,怎么做
s 管理学的基本原则:施加影响
管理的过程就是施加影响的过程,施加影响的过程就是提要求的过程,要求提出来就是规则,规则被明确了就是标准,众多标准被固化下来就叫标准化,标准化+效率就会产生利益(或者叫效益),利益(或者叫效益)才是管理的目标
s 管理的目标:标准化+效率
s 管理的模式:标准化+坚持
u 管理学和商业模式的关系
s 分则扎根,合则起势,通过“分”解决专业化的问题,通过“合”解决规模化的问题
s 商业模式就是建立商业领域的生产线,暨建立商业领域的标准化和高效率
s 管理学寻找高效率的点,追求高效率,商业模式就是把高效率的点组合起来
s 管理是解决问题,商业模式是实现跨界
s 商业模式研究的是“合”,换成周易中的四个字:“元”+“亨”+“利”+“贞”暨:在哪里开始+路怎么走通+利益如何分配+长远的可行性
u 管理学和战略的关系
管理是对企业内部提要求,战略是市场对企业提要求
u 什么是战略
s 战略研究的是市场对企业提出的要求
s 战略研究的是“局”
如何“入局”
如何“出局”
想要什么样的“结局”
如何“布局”:外部“局势”+内在“格局”= 所处“局面”
换成周易中的四个字:“位”+“时”+“中”+“应”暨:在哪里+时机如何+内在情况+外部情况
s 研究战略的步骤:
1. 这事是否值得研究做
2. 在哪里创造价值
3. 研究事怎么做
4. 研究资源怎么开发
5. 研究钱怎么赚
6. 研究实现了谁的目标
s 战略和商业模式的关系
s 先有战略,才有商业模式
s 战略研究是否值得做是否适合做(能否创造价值),商业模式研究怎么实现(商业模式描述了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传递价值、捕捉价值的基本原理)
s 什么是专业化
s 专业化的标准:专业的能力‚专业的形象ƒ专业的资源
s 专业化是把点做到极致
s 专业化和商业模式的关系
s 点上讲专业,整体讲综合
s 专业化就是怎么做零件,商业模式就是怎么组装
s 什么是传统经营和综合经营
s 营销的三个阶段:销售‚销售+服务ƒ解决方案
s 传统经营和综合经营的差别:
传统经营
综合经营
产品生产
——产品生产
顾客需求
——从顾客需求向顾客的完整需求转变
营销策略(“销售”或者“销售+服务”)——营销策略(“解决方案”+“产业的延伸”)
竞争对手(竞争关系)
——竞争对手(向行业标准学习+整合)
s 传统经营和综合经营与商业模式的关系
s 商业模式就是要探索多种角色,从传统经营向综合经营转变,商业模式至少涉及两个行业
s 商业模式的本质:跨界的思维+综合执行能力
s 什么是商业模式
s 商业模式早期是投资者评价企业的方法,后来变成经营者改造企业的方法
s 研究商业模式的第一步就是研究业务模式,理论上研究商业模式,现实中其实就是研究业务模式
s 商业模式研究的是产品以外的资源开发方式
s 商业模式的基本思想:在不同的阶段与不同的专业资源合作
s 商业模式就是深度资源开发,是资源与资本的联姻
s 商业模式分类:
项目层面的商业模式
产品层面的商业模式
企业层面的商业模式
行业层面的商业模式
s 商业模式就是以战略为基础,以价值链为主线,构建业务模式、资源模式、盈利模式,建立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目标,充分利用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完整体系。(守株待兔:是否有兔子,登记=战略研究+市场调研;敲锣=引导;挖沟=聚集;滑道=生产线;分解线=盈利模式)
s 物美价廉是商业模式的最高境界
s 商业模式的创新
s 商业模式创新的目标是改变资源的控制方式(例:中国移动和东北电网的卡模式)
s 用商业模式的思想改造你原有的企业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例:中国移动,大连万达)
s 商业模式的设计
商业模式设计的四个步骤
1. 找到战略依据:外部有没有机会‚外部有没有资源ƒ有没有可能整合资源、放大、做成
2. 找到一个合适的产品,然后从此开始
3. 资源开发
4. 资本介入
u 李老师给大家的建议
s 没有投资的概念不能研究商业模式,因为他是资源与资本的联姻
s 最大的浪费是错误的投资
s 从研究顾客需求到研究顾客的完整需求是一场革命
s 麦当劳商业模式的四个要点:把一个产品(汉堡)做到极致 ‚跨界经营(收加盟店的租金) ƒ价值创新(收购农业技术,提高土豆和鸡的产量,降低供货价格)„多种盈利模式(三分之一来自汉堡,其他全部来自产业链的其他环节)
s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境界: 小企业 讲得失 ‚中企业 讲兴衰 ƒ大企业 讲存亡
s 传统单一经营做大的途径只有:做规模 ‚做品牌 ƒ做管理
s 传统行业的企业要想做好:学会包装(概念)‚网路+渠道 ƒ做广告
s 制造业的出路:跟移动学改变,跟万达学延伸
s 有时候人生不发展就是一种发展
s 企业家切忌“全能感”
s 企业家必要学习的三个学科:心理学 ‚管理学 ƒ以周易为基础的战略分析学
s 做企业家最重要的是见识:我不一定是大企业家,但我一定要研究大企业家的思维方式;我不一定是大企业,但我一定要了解和学习大企业的运作方式;我不一定是专家,但我一定要了解专家和学会驾驭专家。
s 参与比结果更重要
s 2010-2040年是综合竞争力的时代,是强调优势而不再是优点的时代
u 李老师经典语录
s 不放过每个帮助别人的机会,不放过每个创造价值的机会,不放过每个请高人吃饭的机会
s 巨大的恐惧和持续的动作和声音是消灭人的理性的方法
s 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在金钱面前却是绝对不平等的
s 提供公共服务和接受公共服务是这个时代的特点
s 跟广东人学开放;跟浙江人学整合;跟山东人学大气;跟上海人学精明;跟北京人学政治;跟台湾人学文化;跟香港人学生存;跟美国人学现代;跟英国人学高贵;贵德国人学细节;跟法国人学浪漫;跟意大利人学艺术;不跟日本人一样不要脸
s 智慧是被磨练出来的,胸怀是被委屈出来的,善良是被邪恶一点一点磨灭的
s 做人要学会捡芝麻榨油,举手之劳,义不容辞
s 学会送礼物是提高表达自己心意的能力
s 不能给别人方法时,要给别人态度;不能给别人态度时,一定要给别人希望
s 做人的最高境界:无原则的对别人好,不计成本的付出
s 乔布斯就是站在市场的角度对企业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当他的要求被团队满足的时候,他做出来的产品就无与伦比
我不是企业家,也不是教授,所以理解力有限,总结能力不足,希望听过李老师商业模式课程的同学不吝赐教、给予修正。如果我的总结有辱李老师对经济学、管理学和系统科学的综合的、独到的理论体系整理和实战总结,希望您有机会看到的时候批评指正,不要生气。最后用李老师笑谈的一句“谈恋爱的最高境界叫若即若离”来结束我今天的总结。此言绝对不仅仅适用于“谈恋爱”,希望大家有时间的时候,仔细品读它在企业经营和资源整合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