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环境企业战略管理》
![[转载]在学习中提高“内生动力”—分享之六 [转载]在学习中提高“内生动力”—分享之六](//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李江涛教授的《新经济环境企业战略管理》培训于周六、周日两天结束了。我的第一感觉是,他的课很给力,听后感觉体内有一种正能量的注入,让人精神一振。一堂有价值的课,不仅局限于理论知识层面的学习,还有一种在精神层面的渗透和激发,你会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引领你,或感觉体内某些细胞被唤醒。。。实际上这是授课人具备超凡影响力的表现,是一种用自己的高度征服别人的能力。我想他的这种影响力,与他的丰富的资历、阅历、经历分不开,与他对战略规划管理的深入研究分不开,正如他所言,有资源、有思路、高视野,把握趋势成就大事业。同时更与他身上那种骨气、锐气和大将风范分不开,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必定先有自己影响自己的能力,只有自己被影响之后才能影响他人。
李江涛教授的课程最吸引我的,是他带着对家乡威海特别的关爱,用他战略的眼光,间接谈到家乡的发展方向和期望,我感觉这一点很珍贵,所以在这里着重总结一下:
一个城市的发展,主要依靠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威海必须要有大的资源注入。威海的战略方向,要抓经济、招商、办学(大学),注重资源引入;工业是承载资源的,大企业是积聚资源的,所以要立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发展,避免膨胀形成城市的空心化。威海这个城市,要有文化和主流,如城市品牌是什么?特色定位是什么?要有一批优秀的人来思考这个城市,要创造文化氛围,有创业环境,避免城市边缘化。威海这个城市,要有吸引资源的能力,要有专业化的融资能力,要加大与外地对接的能力,注重信息的输入,不能缺乏对外部资源的了解;政府注重经营城市,要有名品、名企,要向资源经营型企业、社会经营型企业发展,而不单是产品经营型企业。威海的企业,要放远眼光,有大合作思路,与更远的资源结合;要研究经营体系,学会积攒资源,整合资源,向资源型经营发展;要完整战略,完整规划,加大技术含量,用现代的管理改造企业;要注重研究与市场的关系,有一套有利于资金积累、市场开发的商业模式。
他说自己规划将来要在威海做一个项目,希望他的计划能早日实现,并希望通过他的项目给威海带来更多的资源和发展机遇。
李江涛教授有句话令我印象很深刻,他说:学习的目的是用最低的成本解决今后面临的问题,学习的价值是从别人的经验中汲取应对事物变化的能力。不论是通过他讲述的内容或大量实例印证,还是通过他的思维方式、推理方式,会带给你很多启发。他讲述的“战略”,不单单是企业战略,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方方面面,是对一个人整体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思维品质的改善,促动你去思考事物的方向性、如何规划,考虑怎样看待一个事物、从哪些角度看待事物,研究对事情的取舍、把握度及内外环境等等,教你学习用战略思维“远虑”事物发展,创新认识,找出关联事物的外在因素和关系,系统地运作和设计事物内部因素,即从远度、高度、广度、深度全面运筹事物。
李江涛教授的课有个特点,他不是运用高深的理论和定义来讲述,而是运用通俗易懂的案例和生活语言阐释,将复杂深邃的事物变得简单易明,让大家充分理解和认同。用他的话概括形容,“战略”研究的是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坚持什么,应该放弃什么,是一种打算、思路、远虑,他从把握趋势、思维方式、规划资源、系统运作、变化管理、产品选择、如何转型等角度全面阐释了企业“战略管理”及方法,又通过对新经济环境特点、趋势分析,运用中西对比方式和丰富的实例,讲述如何构建与企业未来愿景相协调、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现代企业发展与管理模式。
我们面临着一个转型的时代,中国的企业在立足本土文化基础上,要学习借鉴西方的管理经验,以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在这里我将李江涛教授在讲课中有关西方管理学的理念进行系统整理,与您分享一下:
一、西方管理
西方管理学有一套完整的数据提取技术,明确责任,明确流程,量化管理,实行绩效考核,是系统性的管理。
西方的战略管理,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一件事做两次”,即先做调查、分析形成一套定位的技术资料,然后再实践,将失败成本降至最低。
西方管理可归纳成两个字“主动”。强调一个“变”字。创新是一种“变”的方法。
西方管理方法:分工(产生岗位);分步(产生流程);分层(有组织概念);分钱(利益清楚)。
西方管理学有一个发展过程,建立在契约关系的基础上,要求规划的完整性,涉及到技术、管理、销售、关系等方方面面,靠战略规划。
西方管理学的工作体系:从大到小,即从“体”至“面”到“点”,从整体上全面研究企业,包括战略、计划、部门、岗位、每天怎么做等。(中国:点到为止,即从“点”至“面”到“体”,注重特点、重点、观点)。
西方管理企业研究思路为:环境、内部动作方式、企业家。即研究环境、研究运作方式(管网式管理)、老板创业、建立内部团队、建立市场网络。
二、现代企业管理重点:
现代企业要有产品根据地,搭建平台,吸引资源,积攒资源,研究一个经营体系控制资源,要由“资源型经营”向“管理型经营”转变。
企业必须做好的三件事:一个品牌,一个队伍,一个平台。
企业经营包括:精神经营、目标经营、业务经营。
战略步骤:从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即确定企业愿景,确定企业战略目标,确定企业战略方案,企业战略方案的评价与选择,企业职能部门策略,制定政策确定年度目标,配置资源,企业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做企业三个基本要求:该(该做什么)、想(想做什么)、能(有什么资源保障)。
一个企业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整合了多少资源。
战略的基本架构:战略制定(包括公司层战略、产业层战略)、战略执行(包括内部发展、外部交易)。
什么是管理?用十个字概括:计划、组织、协调、领导、控制。
企业发展趋势:独立发展——合作发展——独立发展。
研究企业必须研究行业,研究行业必须研究生命周期。整个社会进入成熟期,更多关注品质。
计划三要素:目标(与结果有关),细化流程(与效率有关),标准(与质量、细节有关)。
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市场资源是解决商业模式的问题,新型企业依靠商业模式,从产品经营走向资源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企业管理是阶段性的,如管理、市场开发、资源整合、合作。战略管理研究的是系统性的。
现代企业商业模式要与顾客建立一体化的关系,建立顾客档案、上门服务及长期合作关系,从自主发展到合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