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洛阳博物馆北魏永宁寺遗址的残缺之美

(2015-04-22 08:06:50)
标签:

365

永宁寺

永宁寺塔

北魏

泥塑

分类: 休闲

 

 

这是一组发掘于北魏永宁寺遗址的泥塑像,在洛阳博物馆诺多的文物中,有着多的是精美绝仑的文物,但在那昏暗的光照下,这批残破的泥塑像竟牢牢地吸引着我的眼光,它让我明白:在人生中有些事、有些物,即或是残破也是珍贵,也是晶莹,也是美。或许也可理解为:只要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那些过去的事,过去的人,只要在某时某段陪伴过你,给过你一些美好,都胜过“日午画舫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错过。洛阳的永宁寺早已毁于1400年前的一场大火,对于那场大火,历史学家徐金星说: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那场大火等于烧掉了一个龙门石窟,烧掉了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烧掉了洛阳最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这话听起来有些突兀,但一点儿也不夸张。因为永宁寺如果还存在的话,它无疑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壮观的佛寺。高达136.71米的永宁寺木塔,无疑是世界上最高、最美的木塔。永宁寺的面积为98亩,是洛阳白马寺的两倍多,而且还没算上4个寺门外的广场.这大火足足烧了3个月。从1963年至1994年前后国家曾组织3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图片上这批文物就是1994年秋,在永宁寺塔基周围出土的130余件泥塑人物造像之一。虽说残破,但依稀可见 当时制作的精细,这些像刻画细腻逼真,造型形象生动,应该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之一。如上图残立像,飘逸灵动。又如下面图的一张脸,柔和的灯光映照着半张泥塑人面。人面自眼线以上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仅存双颊、下颌、鼻、口以及双眼的下眼睑部分。尽管只剩下了半张脸,她却拥有“东方蒙娜丽莎”的美誉;消失的部分,则像维纳斯残缺的双臂一样,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还有后面的众多的泥佛(菩萨)头像,一个个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它们均为手工塑制,泥质细腻,因曾遭大火焚烧,现已成坚硬的陶质。展品中还有一些世俗人物像,均刻画得细致逼真,代表着当时泥塑艺术的最高水平。博物馆展品众多,我不可能一一拍下,所以我只挑选了一组菩萨佛像进行拍摄,不为别的,就为着他们脸上的笑容,经历沧桑与烈火,那笑依旧宁静平和,或许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心态。

 

http://s13/mw690/002oKw5Nzy6RGE700iwec&690

 
 
http://s13/mw690/002oKw5Nzy6RGE6vtUw8c&690

http://s12/mw690/002oKw5Nzy6RGE6p9Vh9b&690

http://s1/mw690/002oKw5Nzy6RGE6H1pC40&690

http://s7/mw690/002oKw5Nzy6RGE6BmjI56&690

http://s3/mw690/002oKw5Nzy6RGE6J1sue2&690

http://s9/mw690/002oKw5Nzy6RGE71kqQ38&690

http://s8/mw690/002oKw5Nzy6RGE75XYrd7&690



   说到这批泥塑作品,不能不提永宁寺塔。永宁寺始建于孝明帝熙平元年(公元516年),由笃信佛法的灵太后胡氏主持修建,规模之宏大为洛阳千寺之冠。神龟二年(公元519年),永宁寺塔建成。
  永宁寺塔为木质结构,关于它的高度,史料记载不一,有说塔高九层,一百丈,百里外都可看见,也有说塔高四十九丈或四十余丈,合今约136.71米,加上塔刹通高约为147米,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佛塔。
  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二月,雷电击中永宁寺塔引发大火,可叹木塔从建成到被焚毁,仅仅16年。随着永宁寺的中心木塔被毁,这座皇室着力经营的寺院也旋即荒废。盛极一时的北魏王朝仿佛顿时失去了佛法的护佑,正是在永宁寺塔毁掉的当年,北魏王朝覆灭了。
  永宁寺塔是当时洛阳的制高点,在这座塔的注视下,当时的洛阳城好比梵天佛国。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大规模兴建佛寺,使得洛阳的佛寺数量剧增,当时的洛阳城“招提栉(zhì)比,宝塔骈(pián)罗”,辉煌壮丽,无与伦比。
  《洛阳伽蓝记》(伽读qié,伽蓝即佛寺)一书为曾任北魏抚军府司马的杨炫之所著,以记述洛阳佛教寺院为主要内容。该书记载:“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户十万九千余。”北魏洛阳城既是当时全国佛寺最多的城市,也是中古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其佛教中心地位举世瞩目。
  书载,“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即平均每百户人家,就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寺庙!
  一方面,受北魏诸帝奉佛的影响,朝野风从,出家为僧的人日益增多,另一方面,因为战争频繁,也有很多人假称出家以避徭役。到了魏末,各地僧尼多达200余万人,出家的热潮前所未有。
  除了这座塔,沿袭云冈石窟的造像传统,北魏王朝又开始开凿龙门石窟,然而正如i当时的一份发掘简报中所指,永宁寺塔基出土的泥塑作品“要比同时期的石窟造像更精美、更细腻、更生动”。
原文链接:http://zy7312.blog.163.com/blog/static/316192920129231014314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