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皇宫中轴线上的明堂、天堂和天枢

(2013-03-25 17:32:33)
唐皇宫中轴线上的明堂、天堂和天枢

                文、图:翟智高

东都洛阳武则天当政时期所建明堂、天堂和天枢,是唐代东都洛阳皇宫内核心区最高大的建筑,一改皇宫中轴线主殿为单层的传统,使洛阳宫城殿宇的立体轮廓和风貌气势更加显的辉煌壮丽。武则天以独特的方式建造洛阳明堂宫殿和天枢纪念物,是中国宫殿建筑史和标志性纪念物的创新。虽然有炫耀自己功业之嫌,但一改宫殿四方呆板的单层建筑模式,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 。唐洛阳明堂圆形建筑,开中国皇宫主殿明堂由方到圆之先河,由四方的龙人沟通天地,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体现。

    洛阳隋唐东都南北中轴线上清宫,玄武门、天堂、明堂、应天门、端门、天枢、天津桥、天街、定鼎门、龙门位置示意图

http://s16/mw690/830293b7t7c12d83eb61f&690

 

明堂是唐代武则天时期的神都洛阳皇宫正殿,又叫万象神宫。明堂是儒家的礼制建筑,为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武则天将明堂建在隋乾阳殿,天堂建在隋大业殿,说明明堂、天堂在当时是按皇家宫殿的规格礼制建造的,不仅是唐代宫殿建设上的大事,而且影响到后世。
据《
旧 唐书卷二十二 志第二》]《旧唐书·武后本纪》。记载,垂拱三年春(公元687年),武 则天力排众议,拆除隋代东都洛阳宫的正殿乾元殿即隋之乾阳殿),就其地创建明堂。《旧唐书·武后本纪》记载“毁乾元殿,于其地作明堂。以僧怀义为使,凡役数万人。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层,下层法四时,各随方色中层法十二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层法二十四气,亦为圆盖,以木为瓦,夹纻漆之,上施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栭、栌、橕■,借以为本。下施铁渠,为辟雍之像,号曰万象神宫。又命怀义作夹纻大像,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于明堂北起天堂五级以贮之,至三级则俯视明堂矣”。历约一年,垂拱四年正月五日(公元688年春),明堂成。

武则天对明堂的建成很高兴,“永昌元年正月元日,始亲享明堂,大赦改元。其月四日,御明堂布政,颁九条以训于百官。文多不载。翌日,又御明堂,飨群臣,赐缣纁有差。自明堂成后,纵东都妇人及诸州父老入观,兼赐酒食,久之乃止。吐蕃及诸夷以明堂成,亦各遣使来贺。  武则天不仅在这里举行国家大典,而且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佛教活动,每举行一次,用 钱万缗,热闹非凡。

   明堂奇特之一是高大。据《旧唐书卷二十二 志第二的记载,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唐制有小尺大尺两种。大尺依实测日本所藏唐尺,在29.3至31.3厘米之间。依日本所藏唐代尺子平均值每尺约为30.33厘米计算,明堂高约为88米左右),东西南北各三百尺(约90米左右)。

  奇特奇特之二是上圆下方,法天地、兼顾含蕴时令与八卦。明堂基础高台是方的(象征大地),下施铁渠(铁筑成环水渠),以为辟雍之象。台上第一层“法四时,各随方色”为等边八方形(象征一年四时八节,即春、夏、秋、冬四时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节(含蕴有易经八卦方位)),各随方色;中层为十二等边形“法十二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一年十二月),上层为二十四边形(法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亘之以铁索。刻木为瓦,夹纻漆之。圆盖(象征天圆)上施铁凤,高一丈(约3米左右),饰以黄金

奇特之三是龙朝凤。堂顶盖是圆形,就像今天北京天坛的祈年殿那样,二层圆盖上盘有九条龙,共同捧着第三层圆盖顶部的鎏金铁凤凰。《新唐书》记载与《旧唐书》比,基本相同,只是把鎏金凤凰改称“鸾鷟”:“盖盘九龙捧之,圆盖顶部为鸾鷟,黄金饰之,势若飞翥)。号万象神宫。”(注:圆盖顶部的鸾鷟,实际是展翅奋飞之凤凰,象征女皇武则天,仅这个饰黄金的凤凰就高一丈,约3.033米。后来《新唐书》将原来《旧唐书》记载的“鎏金凤凰”改称“鸾鷟”、“飞翥”。         

  明堂建起后,武则天很高兴,“永昌元年正月元日,始亲享明堂,大赦改元。其月四日,御明堂布政,颁九条以训于百官。文多不载。翌日,又御明堂,飨群臣,赐缣纁有差。因改河南县为合宫县。”

 

堂又是国家举行祭祀大典的场合,武则天亲祀明堂,合祭天地。但武则天别出心裁,把周文王及武氏先考、先妣配,百神等一股脑放在一块祭祀之。管祭祀的官员认为不合礼制,遂引经据典,对武皇说应该按古代礼制举行祭祀大典,对武皇的祭祀方式不合礼制提出“建议,《旧唐书 卷二十二 志第二》记其事曰:“天授二年正月乙酉,日南至,亲祀明堂,合祭天地,以周文王及武氏先考、先妣配,百神从祀,并于坛位次第布席以祀之。于是春官郎中韦叔夏奏曰:‘谨按明堂大享,唯祀五帝。故《月令》云:‘是月也,大享帝。’则《曲礼》所云‘大享不问卜’,郑玄注云‘谓遍祭五帝于明堂,莫适卜’是也。又按《祭法》云:‘祖文王而宗武王。’郑玄注云:‘祭五帝、五神于明堂曰祖、宗。’故《孝经》云:“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据此诸文,明堂正礼,唯祀五帝,配以祖宗及五帝、五官神自外余神,并不合预。伏惟陛下追远情深,崇禋志切,于明堂祀,加昊天上帝、皇地祇,重之以先帝、先后配享,此乃补前王之阙典,弘严配之虔诚。往以神都郊坛未建,乃于明堂之下,广祭众神,盖义出权时,非不刊之礼也。谨按礼经:其内官、中官、五岳、四渎诸神,并合从祀于二至。明堂总奠,事乃不经然则宗祀配天之亲,杂与小神同荐,于严敬之道,理有不安。望请每岁元日,惟祀天地大神,配以帝后。其五岳以下,请依礼于冬、夏二至,从祀方丘、圆丘,庶不烦黩”

武则天诏书曰:“今以鼎郊胜壤,圭邑奥区,处天地之中,顺阴阳之序,舟车是凑,贡赋攸均,爰藉子来之功,式遵奉先之旨 。” 

    明堂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豪华、时髦、奇特的皇宫宫殿建筑。

  武则天很开明,对礼官的奏请就两个字:“从之

 河南省博物院原来展出有“洛阳(武则天时期)唐东都皇宫模型” 下图,河南省博物院“洛阳(武则天时期)唐东都皇宫模型(模型中天枢位置放在应天门外、端门内有误, 应在端门外

 

 

   下图,洛阳博物馆“洛阳(武则天时期)唐东都皇宫模型(模型中天枢位置根据建议已纠正,改在在端门外):

http://www.chinavalue.net/UploadFile/UserFiles/2008/6-29/8edf3f70-ad33-4928-b59d-c44563d55fa0.jpg

洛阳新博物馆制唐洛阳皇宫模型,明堂制作的模样与《唐书》记载明显有不合,最起码“中层法十二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没有了。

图片来源:玉面独行

http://a.cvimg.cn/UploadFile/UserFiles/2010/5-5/bde65a2d-38d6-4da2-816e-55bd31679f72.jpg

唐东都(武则天时期)皇宫中轴线上有天堂(隋大业殿)、明堂(隋乾阳殿)、端门、天枢、天津桥、天街、定鼎门(隋建国门)。“洛阳唐皇宫模型”中,唐皇宫中轴线上的明堂、天堂和天枢,虽然建筑形制和具体方位与文献记载可能有出入。圆顶上的九龙捧金凤凰或九龙捧火珠也不祥细。还有天枢应在端门外,但模型中的天枢在应天门外,端门内。尽管有许多不足,还是为我们提供了可直观的参考图象。

关于天堂,《旧唐书卷二十二 志第二》记载:“时则天又于明堂北隋大业殿处造天堂,以安佛像,高百余尺。始起建构,为大风振倒。俄又重营,其功未毕。证圣元年正月丙申夜,佛堂灾,延烧明堂,至曙,二堂并尽。”

 

则天寻令依旧规制重造明堂,凡高二百九十四尺,东西南北广三百尺。上施宝凤,俄以火珠代之。明堂之下,圜饶施铁渠,以为辟雍之象。天册万岁二年三月,重造明堂成,号为通天宫。四月朔日,又行亲享之礼,大赦,改元为万岁通天。翼日,则天御通天宫之端扆殿,命有司读时令,布政于群后。其年,铸铜为九州鼎,既成,置于明堂之庭,各依方位列焉。神都鼎高一丈八尺,受一千八百石。冀州鼎名武兴,雍州鼎名长安,兖州名日观,青州名少阳,徐州名东原,扬州名江都,荆州名江陵,梁州名成都。其八州鼎高一丈四尺,各受一千二百石。

司农卿宗晋卿为九鼎使,都用铜五十六万七百一十二斤。鼎上图写本州山川物产之像,仍令工书人著作郎贾膺福、殿中丞薛昌容、凤阁主事李元振、司农录事钟绍京等分题之,左尚方署令曹元廓图画之。鼎成,自玄武门外曳入,令宰相、诸王率南北衙宿卫兵十余万人,并仗内大牛、白象共曳之。则天自为《曳鼎歌》,令相唱和。其时又造大仪钟,敛天下三品金,竟不成。九鼎初成,欲以黄金千两涂之。纳言姚璹曰:“鼎者神器,贵于质朴,无假别为浮饰。臣观其状,光有五彩辉焕错杂其间,岂待金色为之炫耀?”乃止。其年九月,又大享于通天宫。以契丹破灭,九鼎初成,大赦。改元为神功。”

武则天将明堂建在隋乾阳殿,天堂建在隋大业殿,说明明堂、天堂在当时是按皇家宫殿的规格礼制建造的,唐代宫城中轴线的建制,还直接影响到后世。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General/Article/2007-9-24/81947_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