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middle/83008d58gb094e666ad17&690
每逢米兰家具展开幕,人们总是期待意大利最为著名的家具品牌阿莱西(Alessi)又会带来什么惊人设计。这个号称“设计引擎”的阿莱西总是不负众望,每一次都以完美的细节和独特的设计理念令众人折服不已。在2011年的家具展上,它开始尝试将产品扩展到照明领域,推出了“Alessilux”系列灯泡,这10个形态可爱、富有个性、又充满故事的小灯泡立马受到外界追捧。
http://s15/middle/83008d58gb094e84ee01e&690
10个灯泡各自蕴含着10个小故事。名为“U2Mi2”(you
too.me too)的机器人小灯泡源自设计师小时候对机器人的喜爱,设计师Frederic
gooris说在他小时候,机器人就是新技术的代言人,是未来美好生活的象征,但是现在他要用这一形象结合LED技术来展示社会对可持续性的关注,使用更少的资源维护地球的环境。而另一款“vienna”小灯则形如维也纳歌剧院吊灯上的一颗水晶,令人想起莫扎特和施特劳斯的音乐。灯泡的出现为世界带来希望之光。设计师意图通过“vienna”重回灯泡设计原点,再次赋予灯泡新的造型。该灯泡系列延续了阿莱西一贯的设计风格:注重生活创意,颠覆传统家具,在每件产品背后都蕴含着诗意的感性体验和充满幽默的戏谑趣味。
Alessi,这个由铁匠Giovanni
Alessi在1921年创办起来的公司,历经90年的发展,从铸造性的、机械性的制造工厂转型成一个积极研究应用美术的创作工厂。它闻名世界的手工抛光金属技艺,繁复的零件组合,直到今日仍无人能及。从早期为皇室打造纯银宫廷用品,到近期的波普风塑胶生活用品,Alessi跨越了将近一个世纪,记录着当代艺术的精华。“设计从来都不应该是因袭守旧或者根本不能鼓舞人心的,相反它应该能为工业带来创造性的发展。一项设计是否优秀,不能仅以技术、功能和市场来评价,一项真正的设计必须有一种感觉上的漂移,它必须能转换情感,唤醒记忆,让人尖叫,充满反叛……它必须要非常感性,以至于让我们感觉好像过着一种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生活,换句话说,它必须是充满诗意的。”
现任掌门人Alberto
Alessi说道。时间馈赠给人的不仅是满是沟壑的皱纹,亦有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成熟与睿智。在历经工艺美术运动、包豪斯运动之后,阿莱西渐渐悟出属于自己的设计理念:在不同产品类型、风格和价格水平上最杰出的当代设计(The
finest contemporary design in differentproduct types,styles and
price
brackets)。成熟理念的形成一方面与阿莱西三代经营者的孜孜以求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则要感谢与阿莱西签约的众多知名设计师,他们深刻地领
悟了阿莱西的设计理念与设计风格,在结合自我特点的基础上,将每一件作品都制作成一件艺术品,无论大小。一些经典产品例如史帝芬诺·乔凡诺尼(Stefano
Giovannoni)和乔托·凡度里尼(Guido Venturini)设计的“Lttle
Man”系列镂空篮子,亚力山卓·麦狄尼(Alessanfro
Mendini)设计的Anna肖像系列家居用品、菲利浦·斯塔克(PhilippeStarck)设计的榨汁机等等都已写入了设计教科书中,成为设计经典范例。
http://s9/middle/83008d58gb094e8306bc8&690
台湾独立策展人林桂岚毫不吝惜对Alessi的赞誉之词:Alessi是如何谱写家中小人物的幻想曲的?这间工厂和一般工厂没什么两样,工厂工人将不锈钢、塑料、铝灌到模型里,遵照平常工厂生产线的普通程序,但等到最后由这家工厂出产的马桶刷发芽了、牙签架会跳出一只魔法兔子、茶壶会学鸟唱歌、胡椒瓶塞起子变身性感的安娜小姐、柠檬榨汁机是只有MIB能察觉的外星人、马克杯可以活到千禧年……
铁匠Giovanni
Alessi起初以生产物美价廉的家具产品作为阿莱西的梦想,但是这个梦想现在却离“平民路线”越来越远。在中国,它的每一款产品的价格都接近奢侈品,几百元一个的塑料牙签盒、开蛋器、餐巾纸架,一个垃圾桶标价1420元。即便如此,Alessi的每一次打折都会吸引众多粉丝的哄抢,很多人购买只为收藏或放在家中装饰。虽然中国拥有大批潜在消费者,但是受限于艺术普及度,文化背景间的差异,大部分人对家具设计的认识还远未达到艺术欣赏的层面,宁愿在房间里放上一些欧式“达·芬奇”家具。“有钱人不买,想买的没钱”成为普遍现象。
上世纪90年代,Alessi将目标定位于一群“有选择权”的消费者身上。所谓“有选择权”的消费者主要指真正热爱设计,在社会经济或社会文化上有发言权、对生活的任何方面都追求高品质的群体,也就是中产阶级群体。Alessi的设计始终体现着贵族式的含蓄与优雅,这种贵族式的品味排斥“平民设计”,认为大规模生产下的产品表面上代表了世界的公平,但却显得拙劣,大都只是抄袭了高级设计的样式。不过,Alberto
Alessi反对“大规模生产下的消费者对于设计几乎一窍不通,高品质的设计对他们是奢侈的浪费”的说法,他说:“如果回首过去,我们可以看到小众物品的结果经常是让我们生产出更大众化的东西。”
http://s1/middle/83008d58gb094e85e1d40&690
于是,Alessi在贵族与平民的天平上,来回摇摆。如今,经济全球化和新兴经济体的出现导致设计界竞争形势日益激烈,另一方面消费欲求的饱和与国际市场的变化促使Alessi不断开拓更广泛的客户市场。在这种环境下,Alessi形成奇特的双重发展策略:在小众情境里进行构思,通过独特的工艺方法进行创造,由世界设计界顶级大师们进行设计,却通常受到大规模生产所面向的人群欢迎。“对此我们并不感到惊讶,而是恰恰相反。毕竟,我们必须牢记设计的真正目的不是排他性的,不是只服务于少数优等顾客,而必须是面向大众,尽可能的给更多人带去快乐和美,”
Alberto Alessi说。
近几年来,源自日本的设计品牌“无印良品MUJI”也渐成气候,大有与Alessi争夺天下之势。日文中“MUJI”指没有花纹,“无印良品”即意为无品牌。虽然MUJI以“反品牌、反奢华、反差别”为口号,并且与Alessi一样,MUJI同样拒绝让设计师的名字代替自己的品牌;同样倚重着顶尖设计师的个人能力,譬如田中一光和原研哉;同样力图设计出物美价廉却不缺色彩、创意的产品。它们最终生产普通的家庭用具,却都不是普通家庭能够享用得起。无论Alessi或是无印良品MUJI,它们都是隶属于这个消费时代的一个消费品牌,只不过阿莱西用艺术来包装,无印良品用的是简约和质朴。
文/林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