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泰坦尼克号3d版电影情结爱情娱乐 |
分类: 影音长廊 |
在浩瀚如烟的世界电影中,《泰坦尼克号》同《魂断蓝桥》、《罗马假日》等经典影片相比,是不折不扣的“小字辈”。但《泰坦尼克号》是幸运的,它诞生在了一个“大电影”时代:好莱坞对于自己所拍摄影片的强势包装与推广;科技发展带来电影制作手段与技术的巨大变革,使《泰坦尼克号》在短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婴儿成长为一个巨人,因此也一跃进入世界经典电影的行列。如今的人们谈论起《泰坦尼克号》,已经远远不再是一部影片那么简单,它是一种情感,一种永远不可抹去的电影情节。
十几年前,《泰坦尼克号》首次“登陆”中国,那时中国的电影市场可以用“惨淡经营”来形容:电视的高度发达,CD、VCD等新媒体的普及,家庭影院走进千家万户……一度在中国热闹非凡的电影院仿佛在一瞬间远离了中国人的生活。但就是这部《泰坦尼克号》,它的到来,仿佛又是在一瞬间把中国人重新“拉”回到电影院。或许是因为回到了久违的电影院中找寻到了一种亲切感,或许是因为影片的视觉冲击大大出乎了当时国人的想象,或许是影片所传达的凄美纯真的爱情打动了每一位观众……还记得那时,多少情侣夫妻在照相时摆出杰克和罗丝在船头相拥时的pose;多少大街小巷的音像店“不约而同”传出my
无论是何种原因使《泰坦尼克号》成为中国观众对电影的一种特殊记忆,影片所传递的那份情感表达,是影片根植于观众心底的一个重要原因。恢弘大气的场景设置也好,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也罢,它们仅仅是观众感官刺激上的满足,这仿佛就像一股股流水,流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对于观众而言,一部影片所孕育的情感,不会随着影片结束、离开影院而瞬间流逝;影片中的情感,无形中架起一座影片与观众的心灵之桥,当这座桥梁相通时,这份情感就变得愈真挚。有时它反而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融,而是会随着一天天地积累变得愈加感人。
《泰坦尼克号》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人性中最美的爱情。在浩渺无边的海上航行中,罗丝冲破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爱情枷锁,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爱。在夕阳的余晖下,大海、天空,阳光,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属于这对爱恋中的人。此时的杰克和罗丝,在船头紧紧相拥,尽情释放着压抑在心底的那份爱。这宛如油画般的静谧与安详,成为《泰坦尼克号》、乃至世界电影史中最为经典的镜头之一,同时也是人类对于爱情纯真、浪漫的读解。
静谧与安详,无法阻挡始料未及的灾难。在灾难面前,人类的外力是渺小的,但心中的爱情,此刻却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因为爱情,使杰克和罗丝不离不弃、心心相依,乐观地“迎接”可能发生的一切。尽管他们最终没有挣脱灾难的魔掌,但他们在冰冷的海水中生死不离,奏响了最美的爱情乐章。
爱情,不分时间、没有国界,是人类共有的语言,人类对于爱情的向往和赞美往往不惜使用最美的辞藻。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表面看去是一个爱情神话的破灭,但事实上,爱情的永恒,使这份情感永久地埋藏在了罗丝的心里;而这个凄美纯真的爱情神话,也深深地扎根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中。
可能正是因为人们对于爱情的呼唤与颂扬,当再次“登陆”中国时,观众对于《泰坦尼克号》的热度不减当年,很多电影院更是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有些观众是冲着3D技术,但在更多观众的心中,再次走进电影院,是对那份真挚爱情的重温,对圣洁爱情的再一次赞美。在很多观众看来,3D只不过是制片方宣传的一个噱头而已,一个经典的巨制,往往不需要过于华丽的外表,朴素的情感足以打动人心。我想某日,某个电视频道重播《泰坦尼克号》,想必依然很多人会停下手中的工作,将它“一看到底”。这是对人性的敬意,对爱情的赞颂,也是对一种电影情结的难以割舍的表达。
2012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