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2/mw690/82f1b0acgd2c47f4109c1&690
抵达泸沽湖左所镇,已是下午四点。落脚的小旅馆离左所镇还有一段路程需要步行。天气很好,金色的阳光轻悄悄的在地面上移动。我沿着马路一直走,四十分钟后终于到了旅馆。
在旅馆卸下行囊歇息片刻后,背上相机,赶赴“走婚桥”看个究竟(走婚是“母系”家庭中重要组成部分。成年男子“走婚”是一个传宗接代繁衍后裔的途径,只是不同于其他民族夫妇长年生活在一起。他们是日暮而聚,晨晓而归,暮来晨去。走婚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阿注”定居婚;一种叫“阿夏”异居婚。不管那种婚俗都得举行一个古老的仪式,叫“藏巴啦”,意思是:敬灶神菩萨和拜祖宗。)。
http://s9/mw690/82f1b0acgd2c4da2e3448&690
旅馆距离泸沽湖的草海走婚桥还有一公里。前往草海走婚桥的路上,遇到一对正放学归家的姐妹。我细细打量了一下她俩:妹妹六七岁的样子,有点腼腆,不爱说话。旁边的姐姐十来岁的样子,黝黑粗粝的皮肤底下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天真淳朴。
http://s10/mw690/82f1b0acgd2c491743129&690
“你好,请问走婚桥怎么去?还有多远呢?”我上前去问路。
小女孩看了我一眼,然后腼腆地推了推身边的姐姐,示意她来作答。
“不远了,一直往前走,还有大概1公里吧。我们也要往那边走,你跟着我们一直走吧。”女孩友善的回答。
“泸沽湖有什么好玩的吗?”我问。
“你从哪里过来的?”
“呵呵,今天下午刚从里格岛那边过来。”
“哦,这边就走婚桥跟草海吧,也没其他特别的了。姐姐,你是一个人来旅行?”女孩好奇地问。
“嗯,是啊!一个人出去看看这个世界。”我笑着说。
女孩沉默了。她是在艳羡,抑或是在困惑?我无所得知。但从她的眼神里,至少我读懂了什么叫“随遇而安”。大山里的孩子,每天都要徒步几公里到镇里上学,风雨无阻。这让我想起几天前乘车途中看到的一幕:狂风暴雨的山路上,一群正上一二年级的孩子撑着伞,迎着风前行。风雨大到把雨伞都打翻了,孩子们便手牵着手,肩并着肩,把雨伞弄好,然后继续前行。风一次又一次的把雨伞吹翻,雨水不停地往他们弱小的脸颊,身躯上打,但仍然不改他们上学的决心。
那一刻,我缄默了。当我看到这些孩子放学后,在林间快乐地嬉戏,我知道,那颗天真无邪的童心还不曾被世俗沾污。未来到底会怎样?未来或许还遥远得没有形状,活在当下,随遇而安吧。
我在沉思中醒来。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走婚桥”。
http://s3/mw690/82f1b0acgd2c499b02592&690
http://s8/mw690/82f1b0acgd2c4a385b617&690
http://s10/mw690/82f1b0acgd2c4ad0f29a9&690
草海上有一座桥,就是著名的“走婚桥”。在草海上,觅一艘木舟。撑船的老者,脸上的皱纹如同湖水泛起的浪花。游客坐在船上,低头望水,绿色的水草浮游在湖泊上。微风过处,湖面荡漾起一圈圈的螺纹。
http://s1/mw690/82f1b0acgd2c4b0fe4da0&690
http://s1/mw690/82f1b0acgd2c4bec0eb80&690
我搁歇脚步,闭上双眼,岁月仿佛瞬间在此留下一片自然的宁静。湖泊上有不少艘木舟,听说是著名的草海走婚船。茂密的草丛间,被搁置的木舟,安静地徜徉在水中,静候着新的使命。湖畔边偶有老者在垂钓,一边小酌,一边享受山水之乐,别有闲情。
http://s15/mw690/82f1b0acgd2c4e7b5e0fe&690
http://s15/mw690/82f1b0acg7b7a17656d5e&690
偶有倦鸟,从湖面上掠过,想必在找寻属于自己的归巢。我徜徉在绿油油的草海里,闻着微风中熟悉的气息,心旷神怡。
秋天的草海,宛如一幅绚丽的油画,蓝天白云为背景,湖水为底色。停驻匆匆行走的步履,望着湖水发呆。此时,已日落西山。
http://s12/mw690/82f1b0acgd2c4f5e5972b&690
暮色中的草海,更为写意。且不必谈论它的空寂静穆,就瞧那几艘木舟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散发出的闲适写意,就让人想再一次醉倒在它的怀里。稀疏的电线杆,湖泊上的草儿,几艘古旧的木舟,一轮夕阳,走婚桥上行走的路人,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美了,醉了。
http://s1/mw690/82f1b0acgd2c4ef96df60&690
http://s12/mw690/82f1b0acg7b7a182a64ab&690
夜色已浓,我踏上了归途。
那晚,我在这里。
阳光很好,我亦安好。
加载中,请稍候......